第103章 别让孩子们有样学样

“我想着这样,让你们娘轮着在你们哥俩家住,你们怎么看?”

“咋样都行,听舅的。”建国先表了态。

“那就每家一轮一个月,”建国大舅道。

“我不轮着住!”建国娘两眼泪打断了弟弟的话,她现在好胳膊好腿的现在就轮着住,让村里人笑话,人家都是不能动了才轮着住呢。一方面不好听另一方面她也不想这么早就看他们的脸色吃饭,还不如她自己做一碗吃来的自在。

“姐,您这又是何苦呢?”

“让他们哥俩给我搭个棚,我自己做饭吃,等我那天不能做了再轮。”

三个弟弟相互对视,不轮着住就不轮吧,这样也好年轻人跟上年纪的人吃不到一起。

“那就按着你爹走前说的,你们哥俩给你娘兑钱兑粮食吧!别想着扣老人的那点钱,你们年轻能挣,她靠什么挣?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孩子们如今也大了,别让孩子们有样学样,等你们老了一样这样对你们!恁爹说的每个人一年五十块钱,是吧?你们今天就拿来,当着我们的面给恁娘。”

两个人各取了五十块钱交给舅舅。建国舅把钱给了姐姐“你也得看好老本,别都被人哄了去!”

一句话说的建民脸红脖子粗,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三个娘舅解决了事情,饭也没吃便赶着牛车回去了。

两个媳妇都生了气,月竹气呼呼的回了家,首气的躺在被窝里哭,她竟是不知道婆婆能偏心成那个样子,往日的难往日的气一股脑的翻涌上来,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建国站立在一边却是无从劝起,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他也生气也气愤,可那是他亲娘呀,总不能把她打一顿吧,她如今也是可怜。“月竹,我知道你委屈,有啥火你冲我发,别哭了,你看三个孩子都吓成啥了。”

“咱舅说的对,孩子们大了有样学样,咱们的难日子马上就过完了,你看晓刚都两岁了,你可别气坏了身子。”

晓梅怯怯的上前给母亲擦泪,月竹抱着女儿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妈,等我长大了给你挣好多好多钱。”晓梅拿手给母亲抹泪,晓雪也过来了学着姐姐的样子拿了手抹母亲眼角的泪。“我也给你挣钱。”

月竹忍不住破涕为笑,不管这空头支票将来能兑现不能,至少现在听了怪开心呀。

是啊,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不管日子多么艰难困苦,孩子都在一天天的长大了。

到了秋天再开学,晓梅也要背着书包上育红班了。书包是妈妈特意用碎布拼成的,每每剪衣服碰到了好看的花布,月竹都攒起来,留着给女儿做书包,剪成了三角形一圈一圈的对着缝着,又在书包外面加了一圈白的确良布做的花边,足足缝了半天,才把这独一无二的书包做好了。

晓梅挎上书包上下左右的看着,“妈,真好看。”她笑着说完就一溜烟的跑到了门口,给她的小伙伴们炫耀起她的新书包来。

几个孩子围在她身边这个看那个摸,晓梅高兴极了,转着圈圈让他们看。巧巧看着就跑着回家,拉着妈妈出了门“妈,我也要晓梅这样的,我也要!”

赵美兰自然没有这样的好活头,她给女儿准备的书包跟两个儿子一样,是用水泥袋做的,“巧巧,妈给你做的书包也好看。”赵美兰哄女儿。

“那是男娃背的,我就要晓梅这样的。”说着就哭了起来。

院里干活的月竹听到哭声出了门,一看原来是为这个事,她忙对美兰道“我再给巧巧做一个,不费事,现成的布头。”

巧巧这才破涕为笑,赵美兰打了女儿一巴掌“赶紧谢谢月竹婶。”

美兰便进了月竹家,帮着她对布头,又做成了跟晓梅差不多的书包,这才做罢。

到了次日,月竹几个便相跟着一起送孩子们去育红班,志强背着爸爸在县里买的双肩书包走在最前面,晓梅巧巧两个手拉手走在后面,惹的三个大人在后面首乐,上了育红班就是大孩子了啊。

育红班照例是爱玲在教,她的晓玉今年也来上学,早早就坐在第一排了。

月竹几个过来给孩子们交了学费,爱玲笑着对她们几个说“孩子们交给我就放心吧。”

后面的美兰撇了撇嘴,很是不屑。

交完钱也没大人的事了,月竹几个便准备回去,家里地里都有活呢。

美兰磨蹭着不想走,芳芝就笑她“回吧,你也准备在这上学呢!”

“你俩先走,我怕她又把我孩子放到最后面。”美兰说着就拐到了一边的代销点里准备等会再去瞅瞅,可不能让巧巧同大军小军一样吃亏。

说了会子话,美兰偷偷的趴在窗户往里面看,志强和晓玉坐同桌,晓梅和巧巧坐在第二排,她这才舒了口气准备回家,还算刘爱玲有良心。

晓梅和晓玉虽说是堂姐妹,但姐妹俩的交往相处并不多,因着奶奶和母亲的缘故,晓梅姐弟三个也不怎么回老院,小小的晓梅不喜欢奶奶那张阴沉的脸,她更喜欢二奶奶改梅,她们住的近,二奶奶待她特别的亲。叔叔婶婶倒是对他们不错,偶尔碰到了也给她一毛两毛的零毛钱让她买东西吃。

晓梅来上学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老师是她婶子,她倒是不害怕老师,巧巧曾经偷偷跟她说,教育红班的刘爱玲是个心肠歹毒的坏女人。

上完第一节课,爱玲就问晓梅“你妈给你的书包?让婶子看看。”

晓梅便高兴的把书包拿给了婶子。

“嗯,怪好看。”

“巧巧,你的书包是谁做的?”

“月竹婶。”

“哦。”爱玲不会缝纫活,心里却是埋怨起嫂子来,你给外人做也不想着为晓玉做一个,这孩子们小小年纪却都是眼气别人,嫌弃自己的书包不好看。她对女儿晓玉说“你下学跟晓梅姐一起去大伯家,让你大娘也给你做个,真是不知远近!”

婶子最后的那句话晓梅似懂非懂,她是孩子自然不会想太多,一放学她就像个大姐姐一样拉着晓玉,和志强巧巧一起跑着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