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常有理

现在孩子满月待酒席不用再拿米面鸡蛋了,爱玲是唯一的姑姑,侄子侄女多,太大的礼她拿不起,现在吃席礼也涨了,一百有些少,两百块钱感觉又有些多。

算了包了一百块钱,又买了身小衣服。刚好晓川也结了婚,老表们有事他也得拿礼,他再拿一百块钱,这样正好,两百块钱不少了。

因为儿子儿媳要回来,爱玲决定等明天下午再去找嫂子说晓玉的事。

上次儿媳不辞而别,过后她给晓川打电话,听说娴娴等着他回来跟他吵了一架,连带着丈母娘也冲他发火,再怎么也不能大老远的让娴娴一个人骑车回来,说他们陪嫁车是方便女儿的,不是让他开着随便烧油的!

晓川很生气,觉得丈母娘以前待他好都是假的,为的就是给她闺女找一个免费的车夫和保姆。谁还没有点脾气,何况年轻气盛的晓川,回了他们的小家,就开始了冷战。你摆大小姐架子,老子才不管你,屁一点事你都要告诉给你妈,你没错吗?好歹你也是媳妇,咋能不辞而别,你就没把我家人放在眼里!

冷战了几天,还是娴娴主动找了他说话,晓川这才和好了。妹子在乡政府当上了临时工,再不用央她家人,晓川在娴娴面前也扬眉吐气了一场。看来还是妈说的对,不能待你太好了,惯的你臭毛病不少!

妈打电话回家吃席,晓川自然同意,就问娴娴回不回。娴娴觉得自己得回去,亲戚都在场,她不能落了他们的话头,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上次做的也不对,如今人家不靠自己给小姑子找好了工作,不管怎样是一家人,她也愿与他们搞好关系。

这次爱玲没有上次的热情,儿子打电话说傍晚到家,建民问她准备些什么,他骑摩托车去乡里买些菜。

“啥也别买,她是咱家媳妇又不是客人!”

建民很无语,这是刘爱玲同志惯常的态度,也不想搭理她,自去儿子屋开了门窗通风,现下立了秋,白天热晚上渐渐凉快了,但被子是不用晒,用不到。

“哟,林建民,你还怪应记儿媳妇呢!”爱玲在一边阴阴怪气的说。

建民也不理她,自骑了摩托车去买菜。

建民买了卤肉和小菜,又买了几个烧饼,正准备回去,就见晓川和娴娴的面包车停在大嫂家店门口,建民骑了车也去了大嫂那里,想看看他们做什么。

原来是两个人买了礼顺路看大伯和大娘。月竹也高兴,难得侄子侄媳妇过来,正在店里的方桌上摆了一堆的水果,饮料,不停的让他们吃。建民一阵的欣慰,自己那个混账儿子终于长大了,还知道看大伯大娘。

晓川娴娴略坐了坐,便说他们还要去小姑家看奶奶,明天下午得赶回去上班。

这句话更让建民意外,便说让他们先走,他骑车一会儿也去,一起去看看老娘。

看着两个人开车离开,月竹由衷的说“这近了还是近,瞅瞅这俩孩子多懂事,听晓梅说上个星期,两个人还去学校给她送吃的呢。”

建民自然开心,乐呵呵的告别嫂子往妹子家里去。

建国娘倒是不糊涂了,亲热的拉了孙子孙媳的手问长问短,这可是两个人结了婚第一次来看她,怎么不让她高兴。虽然娴娴不是她心目中满意的孙媳妇人选,但木己成舟,成了她的孙媳妇,她也就认命了。

她现在在儿女家里轮流而住,自是没有花钱的地方,她从枕头底下拿了一百块钱塞到了孙媳妇的手里“让晓川领着你买吃的,奶奶不会走了,给我娴娴买不成。”

娴娴看着听着婆奶奶说话,心里很感动,特别是话尾那句让她鼻子有些酸涩,婆婆常说奶奶这样那样的,怎的今天感觉奶奶这么慈祥啊。

几个人正说着话儿,建民也乐呵呵过来了,幸好见了二哥过来便喊着让红强去乡里买菜,今晚都在这里吃饭。

大家难得相聚,幸好怎肯放了他们走,建民说爱玲己经在家里做饭了,让他们别忙。

幸好不肯,侄子侄媳轻易不来,怎能不好好招待。她娘眼巴巴的望着孙子孙媳不愿他们走,人都是隔辈亲,她是特别的想。

奈不过姑姑姑父的热情,两个人便留了下来,建民自然也不回去了,把菜和馍给了妹子,幸好忙不迭的做了汤又炒了几个菜,摆了满满一桌子,喊着众人吃饭。

建国娘很是开心,人老了最是喜欢热闹,喜欢自己的儿女围在她身边,她高兴的首落泪,要是每一天都这么多人就好了,就是不吃不喝也是欣喜和满足的。

吃了饭建民不敢久待,也没给爱玲打电话,怕爱玲等久了再生气,他打头骑车先回去。

果然建民一回家就闻到了重重的火药味,爱玲一见他就生气的问“你死哪里去了?浪逛到现在才回来,你买的菜呢,他们马上回来,我拿什么做?”

“都在幸好家吃过了,马上就回来。”

“他们咋去幸好家了?”爱玲很意外。

“他们去看咱娘。”

爱玲听了这话更是憋气“你们去看她也该跟我说一声,害我在家苦等着!合着你们一伙去当好人,让我一个人做恶人啊!”

“你说这叫什么话,人家两个主动去的我也是碰到了,快别在这里胡诌诌,他们马上回来了,你总是常有理!”建民不愿与她多说话,把车停好便准备去大门口等着儿子回来。

“我常有理?今天是你太过分了,为啥就不能给我打电话说一声,好歹也喊了我一起去,你们这是合伙撇了我一个!”

“你真是不可理喻!”建民算是明白了刘爱玲的病根,这是想在儿媳面前表白自己是个好媳妇,错失了机会在这里懊恼生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