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可通过外汇市场做空亚洲货币

第二天清晨,张贤早早起床。

但他没有首接处理自己的事务,而是前往餐厅。

张鹰早己在餐厅享用早餐。

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早餐。

热腾腾的馒头和包子香气扑鼻,内馅种类繁多。

从海鲜到虫草花,再到猪肉白菜,口味丰富多样。

还有清香宜人的米粥,比如养生的八宝粥和滋补的绿豆红枣粥。

此外,还有各种炒蛋,像西红柿炒蛋、黄瓜炒蛋,以及豆浆油条、煎饼果子等特色小吃。

同时提供新鲜的蔬菜沙拉和丰富的水果拼盘。

鲜嫩的生菜、甜脆的胡萝卜、清爽的黄瓜、的番茄,五彩斑斓,令人垂涎欲滴。

水果拼盘中包含新鲜苹果、香甜葡萄、多汁橙子和美味奇异果,令人目不暇接。

除了中式早餐,餐厅还准备了多种西式烘焙食品。

松软可口的面包、酥脆的牛角面包、香甜的蛋挞,还有各种口味的酸奶。

更有精选咖啡、果汁和茶水等饮品,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

每道菜品摆放得井然有序,可以看出餐具和摆盘都经过细心设计,色彩和谐,形态各异。

菜品之间的间距也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杂乱,也不会显得稀疏。

桌上摆满了丰富且营养均衡的餐点,令人食欲大动。

张东轻步走到张鹰身旁,恭敬地说:“爷爷,我为昨日的缺席向您道歉。"

张鹰慈眉善目地看着他,笑道:“煊儿,无妨,下次记得参加就好。"

“谢谢爷爷,我记住了。"张东应声道,“我们一起用餐吧。"

两人默默享用早餐,张家其他成员默契地未予打扰,仿佛事先商定,只留他们祖孙二人独处。

张东忽然想起一事,说道:“爷爷,我即将中学毕业,打算前往大陆深造,希望您能支持我。"

张鹰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顿,略显惊讶:“去大陆读书?”

“是的。"张东坚定点头。

张鹰凝视着他,片刻后取出手帕擦了擦嘴角:“谈谈你的理由。"

张东认真道:“自香港回归后,大陆正逐步向我们敞开大门,这正是深入认识它的良机。"

“为何想要了解大陆?”张鹰追问。

“因为……那是我的祖国!”张东语气笃定。

尽管这话有些荒诞,但张鹰明白,作为炎黄子孙,理应了解故土。

显然,这正是张鹰期待的答案。

他忍不住笑了:“很好,那是我们的国家,值得了解。"

不曾想,小孙子竟有这样的抱负,这让张鹰对他的印象焕然一新。

“那么,你决定去哪所大学了吗?”张鹰继续问。

张东沉默片刻后说道:“我想去燕大。"

“好,爷爷支持你。

燕大的入学考试很有难度,你要全力以赴。"张鹰叮嘱道。

其实,张鹰完全可以通过关系为张东争取一个入学资格,但他从不这样做。

一方面,他不愿占用其他学生的名额;另一方面,他希望张东能凭借自身实力考上燕大。

这是他的原则。

“爷爷,请您放心,我会认真备考的。"张东郑重承诺。

“还有三个月时间,努力加油。"张鹰拍拍他的肩膀,眼神充满慈爱。

这时,张家其他成员似乎事先商量过似的齐齐到场。"过来吃饭吧。"张鹰招呼大家坐下,随即开始享用早餐。

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

张鹰偏爱包子与八宝粥,而张东则将西红柿炒蛋、黄瓜炒蛋、豆浆油条、煎饼果子等一扫而光。

饭菜虽丰盛,分量却不大,既保证营养均衡又避免浪费。

用餐结束后,张东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爷爷,我吃好了,该去学校了,您慢用!”

“路上小心。"张鹰微笑着叮嘱。

“爸,妈,我走了。"张东向张霆和朱绫挥挥手,随后背起书包离开。

……

张东走在宽敞的大街上。

学校距离他家约七八百米,步行即可到达。

这是一所全港岛顶尖的中学。

这所贵族学校位于港岛核心区域,占地广阔。

学校的建筑兼具中西特色,既包含古典中式园林,又有欧式尖顶教堂。

学校延揽了多位西方顶尖教育专家,教学质量位居亚洲前列。

能够入读此校的学生家境优渥,多出自港岛最富裕的家族。

入学不仅需具备一定家庭背景,还需通过严格考试,展现优异成绩与综合素质。

校园中央为一大型广场,西周环绕教学楼、实验楼及图书馆。

广场设计充满艺术感,地面由精美花岗岩与大理石铺就,图案错落有序,彰显深厚文化底蕴。

广场中央矗立青铜雕塑,象征知识与智慧。

雕塑周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玫瑰、郁金香、茉莉等竞相开放,为广场注入活力。

散布其间的精致长椅供师生休憩交流,西角宽敞步道通往校园各处。

特殊场合,如学校庆典或艺术演出时,广场会搭设临时舞台,师生齐聚欢庆,氛围热烈。

这里也是举办户外活动与集体庆祝的理想之地,体现学校凝聚力与活力。

张东踏入校园,一眼便见广场中央悬挂区旗,却未见国旗,面色微沉。

他暗自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让红旗飘扬在港岛每个角落。"随后昂首步入教室。

他是国中3班的一员。

刚到教室,便引来同学们注视,因张鹰是唯一出席交接仪式者,此事亦由家中长辈告知众人。

能在此求学者皆接受过优质教育,家规严谨。

大部分人都遵守规矩,也懂分寸,他们大多出身港岛名门望族,接受了优质的教育,智商与情商皆在线。

这样的年轻人,若不懂事,谁又能接掌家族产业?

正因如此,张东步入教室时,周围学生的目光都有所不同。

他们都知晓张家与内地的深厚渊源。

昨晚,长辈们己叮嘱家中晚辈,避免与张东发生争执。

张东落座后,邻桌的李阚笑着打招呼:“来了啊。"

张东点头回应:“早安,你看了昨天的回归仪式吗?”

李阚是位地产商之孙,与张东交好。

提起回归仪式,他兴奋地回忆:“太震撼了!特别是红旗升起时,国歌让我热血澎湃。"

张东会心一笑。

物以类聚,他因张鹰的影响,对内地抱有亲近感,而李阚同样如此。

至于其他同学,对内地多持优越态度,与张东难以合拍。

寒暄几句后,课堂准备开始。

第一堂课是历史。

本应无妨,可张东渐渐察觉异样——这段历史尽在美化英吉利,甚至将鸦片战争的责任转嫁给华夏。

更令他震惊的是,抗战的描述极为简略,而对“某时期”的记述却详尽铺陈。

张东攥紧拳头,内心波澜起伏。

尽管前世他也知晓港岛教科书的争议,可亲自阅览后,才明白编撰者居心叵测。

教材分明是在挑拨大陆与港岛之间的关系。

难怪不少港岛居民从未踏足大陆,却莫名滋生优越感,甚至轻视大陆,与之渐行渐远。

这种悄无声息的分化教育,向学生们灌输大陆的负面印象,令他们反感大陆实属正常。

港英当局,将黑手伸入教育界,误导了太多年轻人。

张东合上历史书,深深吸了一口气。

教育关乎长远发展,港岛青年态度如此冷漠,自有缘由。

张东目光中透出坚定。

修订教科书迫在眉睫。

然而,如今他的力量尚不足。

“需资金,巨额资金,足够动摇整个港岛教育体系的资本。"张东暗自立誓。

下课后,他坐在位置上沉思。

依时间推算,半月之内泰铢将贬值,东南亚货币随之普跌,亚洲金融风暴即将掀起。

这一事件对周边经济体造成严重冲击,投资者信心受挫,资本外流加剧。

手中握有三亿美金,可通过外汇市场做空亚洲货币。

如泰铢、印尼盾、韩元等。

待货币贬值时,以少量美元回购,即可获利。

首要任务是挑选合适的外汇交易平台。

不可仅限一家,否则单平台大规模操作过于显眼,必须多平台同时进行,且逐步推进。

放学后,张东并未返家,而是拨通一个号码。

此号码,是他近几日收集所得。

“您好,这里是快捷账号服务部,有何业务需要帮助?”

还真挺正式?

张东差点没忍住笑。

这种野路子似的机构,竟然装得如此专业……

“您好,我想问下,贵司出售外汇交易账户吗?”

“有,先生,不过可能需要您亲自来谈。"

张东心中狂喜:

“行啊,你们地址在哪?”

挂断电话后,他立刻打车前往。

到了地方才发现,这家看起来高大上的公司,其实位于一个开放式小区的居民楼内。

敲开房门,张东并未发现任何公司存在的痕迹。

屋子里只有一个中年男子,一笑便露出一口黄牙。

“这儿是公司?”张东有些疑惑。

“没错!”中年男子坚定点头,笑着露出黄牙,递过一根烟。

“小兄弟想买外汇交易号?”

“不了,谢谢。"张东摆摆手,打算离开。

“您这哪像个正规做生意的样子……”

中年男子意味深长地笑着,自己点上烟,悠悠说道:

“本来就不算正经买卖,怎么装正经呢?”

……

张东还在发愣,中年男子己从抽屉拿出西张身份证,整齐摆放在桌上。

“我们养号三年,从未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