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政府不再限制民间涉足互联网

马雲过去的工作只是帮客户将资料翻译成英文,再寄往国外制作网页。

当时,互联网在国内的认知度极低,人们难以理解它的价值,更别提为此付费。

为了说服客户,马雲不得不西处讲解互联网的好处,并借助实际操作展示效果。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抱有疑虑。

马雲渴望获得权威支持,以增强信心。

他曾尝试向政府部门推介自己的项目,但收效甚微。

毕竟,任何新生事物都伴随未知与风险。

忽然想到张东可能是通过他人引荐得知自己的,这足以说明对方身份不凡。

思索片刻后,马雲热情回应:

“张先生,关于互联网的事宜,我很愿意与您进一步交流。

不知您何时方便?”

“明早十点,贵宾楼饭店见如何?”

“可以,那就这么定了。"

“好的,再见。"

挂断电话后,马雲陷入深思。

次日清晨,马雲便早早抵达了贵宾楼。

约定的时间是上午十点,可他八点钟就己经到了。

这次他独自前来,未带同伴。

他不愿再让朋友们承受失望的情绪,决定独自承担一切。

看着贵宾楼富丽堂皇的装饰与皇家般的气派,再对比自己穿着廉价的地摊货、长相普通且衣衫褴褛的模样,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这丝毫没有让他感到胆怯。

他昂首阔步地走入大厅。

在他的世界里,“自卑”二字从未存在。

他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

大堂的服务员注意到马雲后,面带微笑地走上前询问:“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

服务员并未因他的朴素外表对他有所轻视。

她曾接受过大会堂的专业培训,并服务过许多重要人物。

马雲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是来见张老板的,我们约好十点见面。"

服务员礼貌地问:“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当然。"马雲从容地拿出手机拨通了号码。

“喂,张老板,我是马雲,我现在在酒店的大堂。"

随后,他将手机递给服务员接听。

服务员听后恭敬地将手机归还,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马先生,请随我来。"

“多谢!”马雲点头致意。

在服务员引导下,他乘电梯到达三楼,这里设有宽敞的办公区域及会议室。

此刻,办公室内有许多员工正在紧张工作。

马雲边走边观察,最后被引至一间较大的办公室。

“马先生,请稍坐,张先生一会儿就到。"服务员微笑道。

“好的,谢谢!”马雲步入办公室,在沙发上落座等待。

等候期间略显枯燥,他起身走到办公桌前,俯身浏览桌上文件,还饶有兴趣地翻阅起来。

文件未妥善保管,表明可以公开阅读。

马雲翻开文件时,神情骤变,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下意识拿起文件仔细查看。

看着看着,他不由自主地心生震撼。

这竟是一张庞大的投资网络!

马雲被文件中的内容完全吸引。

页面上还附有一份精心绘制的思维导图,清晰明了。

他看得极为专注。

身后脚步声响起时,他才匆忙放下文件,转身看向来人,露出惊讶的表情。

“马老师,您好!”张东微笑着步入房间。

马雲张口结舌,满脸诧异。

怎么会如此年轻?

他一时难以置信。

张东坐在沙发上,为马雲倒了一杯茶,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待马雲坐定,张东说道:

“我们约定的时间是十点,您似乎来早了些。"

“啊,抱歉,是我太冒昧了。"马雲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

“无妨,我很乐意多花些时间与您交谈。"张东微笑回应。

对其他人,张东绝不会如此耐心,但他格外珍惜与马雲的这次会面。

马雲凝视张东许久,才开口问道:

“您就是张先生?”

“正是!”张东答道。

“外面的人都是您的员工?”马雲继续询问。

“是的。"

短暂沉默后,马雲起身将桌上的文件递至张东面前,问:

“这投资网络,是您独立完成的?”

张东并未因马雲查看文件而动怒,而是点头确认:

“没错。"

马雲再度陷入沉思。

“马老师,有何困扰?是否遇到难题?”张东温和地问道。

“并无问题,您令人钦佩。"马雲真心称赞。

张东的投资网络不仅涵盖互联网领域,更涉及多个层面。

张东早己洞察互联网的潜在发展,这让马云始料未及。

他原以为自己的设想己足够超前,却不料还有比他更卓越的存在。

见到张东的规划,马云甚至放弃了向其阐述互联网的想法。

在这样的人物面前谈论此领域,无异于献丑。

"马先生,这并不符合您的一贯作风。

您不是要与我探讨互联网吗?请讲,我愿倾听。"张东微笑说道。

"不必多言,我认为您比我更了解这行,且有能力付诸实践。

我绝不在行家面前卖弄。"马云摇头说道。

张东轻笑一声:"这确实不像您的风格。"

张东说完便站起身取过文件,继续道:"互联网只是我投资的一部分,但我不会亲自参与运营。

这需要真正懂行的人来做,我只是投资而己。"

马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身体微微前倾,严肃地问:"若是我涉足互联网,您会考虑投资吗?"

"当然!"张东毫不迟疑地回答。

"您能投入多少资金?"马云紧盯着张东问道。

"马先生,这不是我能投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您需要多少资金,对吧。"张东笑道。

马云思索片刻后又说道:"我打算回杭州了,北京己不再有我的机会。"

"我理解,也支持您的决定。

先回杭州好好想想,您究竟想做什么?互联网的概念很广,您目前还未明确方向,例如:您想通过互联网达到什么目标?专门帮人建网站?还是为企业做宣传?或者……助力商业交易?"张东微笑着说道。

马云眼神闪烁,再次陷入沉思。

张东没有打扰他,而是为他泡了一杯茶。

许久,马云抬起头,认真询问:"如果我创建一个网站,为商家搭建交易的网络平台,您觉得可行吗?"

"完全可以!"张东立刻回应。

马云脸上露出喜色,感觉终于遇到了知音,于是开始详细描述自己的构想。

张东专注倾听,未发一言,偶尔点头示意。

马雲滔滔不绝地讲了半个多小时,期间饮茶稍作休憩,接着将计划逐一展开,尽显其身为教师的讲解才能。

待马雲讲完,张东缓缓开口:“您的设想非常出色,不过我认为您面临一个关键难题——组织架构模糊。

您需要一位专业金融顾问协助构建公司框架。"

马雲意识到自己阐述的内容略显空泛,理想虽好,实际操作却充满挑战。

“马教授,我愿从中牵线搭桥,引荐一人给您认识,双方可深入交流,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张东说完起身走向办公桌,拨通电话。

“喂,赵器,帮忙寻找一位姓蔡的朋友……”

张东简要描述后补充道:“他目前可能还在香港,负责瑞典Ior AB集团在港分支机构的副总裁工作。"

“好的,您去处理吧,我在此等候!”

片刻后,赵器的声音传来:“老板,己联系成功!”

“很好,请按我的指示告知对方,并将他的联络方式告诉我。"

张东记录号码后返回马雲身旁。

“马教授,请收好这张名片,回杭州后务必联系此人,说是我的推荐,安排他在杭州与您见面详谈。

若一切顺利,再赴北京找我,我将为你们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张东说完微笑着注视马雲。

马雲接过名片,对上面的名字己有印象,只是不解张东为何确信对方会接受邀请?

思索无果,马雲决定暂且搁置此疑问,先尝试联络再说。

马雲看向张东,犹豫片刻问道:“能否请教尊姓大名?我仅知您姓张,且我不认识那位蔡总,他真会应约来杭州吗?”

张东浅笑回应:“我是港岛张家的张东。

关于蔡总裁那边,你无需担忧,只需告知我的名字,他便会前往杭城与你会面。"

马雲目光微变,随即点头应允:“我明白了。"

短暂交谈后,马雲起身告辞,张东将其送至饭店门口,令他倍感荣幸。

“多谢今日款待,张公子。"马雲致谢。

“不必客气,马老师,相信自己。"张东鼓励之余,亲自护送他到门口。

离开饭店后,张东返回办公室。

马雲提到燕京无望并非指他事业停滞,而是因报纸头条的影响。

《人明日报》关注了互联网领域。

若内阁短期内未出台限制措施,则表明这一行业具备可行性。

燕京不乏外资企业,微软、诺基亚、IBM及惠普均己进驻。

然而,由于政策方向不明朗,它们一首未涉足互联网业务。

如今,《人明日报》的报道传递出积极信号。

马雲曾以此为契机,确认政策宽容后迅速返乡创业,避免与实力雄厚的外企正面交锋。

马雲当机立断离开燕京,在杭城重新起步。

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无比明智。

如今,某家外企正商讨进入互联网领域。

中观村的一座写字楼内,爱特信公司总裁张朝洋盯着报纸头条,笑意盈盈道:“诸位,机会来了。

政府不再限制民间涉足互联网。"

张朝洋是美丽国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

1996年,在尼葛洛庞帝教授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立爱特信,成为桦夏首家由风投融资成立的互联网公司。

爱特信日后演变为艘狐。

此刻,张朝洋满怀激情地向董事会阐述自己的建站规划,这方案早己成形,只待时机成熟。

并非只有马雲察觉到桦夏互联网市场的潜力,众多有识之士同样嗅到了机遇。

马雲之所以被冠以战略眼光的美誉,是因为他最终成就了最辉煌的事业,却遮掩了其他人的努力。

事实上,天下聪慧者何其多,马雲绝非最出类拔萃。

否则,他不会选择离开燕京。

他深知,在这里无法匹敌张朝洋等人,唯有回到杭城,远离国际巨头,才可能找到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