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捆绑销售

“我想了想还是觉得这几幅画你不该收。”

晚上,陆正良和曹文娟躺在炕上准备睡觉的时候,陆正良忽然开口道。

曹文娟闻言诧异的看了丈夫一眼:“为啥不能收?我这当妈的收他几幅画还不行了?好像我稀罕他这破玩意儿似的,以后我死了这东西还不都是他们的。”

陆正良摇摇头:“不一样,我说假如,假如这几幅画真像陆羽说的那样,未来价值几万块或者十几万呢。

就算不值那么多,几千块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到时候我们俩都不在了,你能保证他们兄弟俩不会因为这些画冒出隔阂来?

就算他们兄弟感情好,不在乎钱财,但是他们的媳妇能不在乎吗?

这年头为了争家产,闹得亲兄弟反目成仇的可不少。

我仔细想了想,这几幅画你明天就还给老二。

然后再宣布,以后家里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二,他们赚钱自己留着自己花,你不管,也不跟他们要,日子他们自己过,家里只管他们吃喝上学和结婚这些事的花费,别的不管。

让他们亲兄弟明算账,省的以后出麻烦。”

曹文娟一听,噌的一下从炕上坐了起来,瞪大眼睛气道:“我不管?我不管能行吗?

老大也就算了,做事沉稳,还算省心。

但是你看那个老二,刚得了600块钱,就花了个爪干毛净,我要是不管,他赚多少祸害多少。”

陆正良语气平静的拍了拍老婆:“你也别激动,听我说完。

难道咱们还能守着他们一辈子吗?

咱们走了之后,老二再败家你管的着吗?

与其让他以后败家,还不如让他早点就意识到败家的后果,这样咱们还在,还能给他兜底,帮他改正过来。

有了教训,才能改正,你想避免他少走弯路那是不可能的。

人教人不一定管用,但是事儿教人一遍就能记住。

无论你怎么帮他们,人生该走的弯路也一点少不了,但是有我们在,至少能让他有走回来的机会。”

曹文娟听完丈夫的话陷入了沉思,这时候她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曾经那两个流着鼻涕抱着她大腿撒娇的小不点,己经长大,要成家立业了。

自己,好像确实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管的太严了。

其实,陆羽倒是没多在乎那几幅画到底是传给他还是传给他大哥。

作为一个穿越者,要是因为两幅画跟家人闹掰了,那实在是太丢人了。

相比于未来的收获成就,那画就算是价值几个亿,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之所以现在要买下来,完全是因为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理。

当然,前提是大哥对他也不错。

如果大哥对他不好,那就是一根毛,也得争到手,不能便宜对方。

陆羽回到自己房间之后,坐在桌案前发了一会儿呆。

一想到自己要结婚了,心里莫名的有种压力。

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担在了肩膀上。

忽然,陆羽晃了晃脑子。

呸!压力个毛!我一个穿越者,难道还能连家都养不起?

这都有压力的话,那以后怎么才能实现心中的那个庞大的计划。

干!先积累出原始资本再说。

想到这儿,陆羽开始奋笔疾书。

这一写就是一整晚,首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才停笔休息。

不过,这一晚上的收获也是喜人的,新剧本写出来了一半,明天应该就能完结,然后就去投稿。

上炕小睡了一会儿,两个小时后,陆羽起床收拾个人卫生,吃完饭就去上班了。

经过这些天的身体强化,他的身体似乎己经到了一个极限,身体素质的增长和各种变化己经慢了下来。

虽然慢了下来,但是却没有停止,他自己能清晰的感觉到,身体还在一点点变强,只不过变化非常少,微乎其微。

陆羽有时候也在想,这么不停的强化下去的话,有一天会不会真的变成超人。

现在的他全力一拳真的能打死一头牛,三西百斤的东西单手轻松拎起来。

所以,即使一天两天的不睡觉,对他也没什么影响。

骑着自行车,来到上班的地方,跟陈红梅和王向东把摊子支上后,他就坐一边看书去了。

白天看书准备高考,晚上写剧本,两不耽误。

就这样,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

眼看着快午饭时间了,陆羽准备找个地方买点午饭,顺便给陈红梅和王向东也带点。

虽然说烤地瓜没啥活儿,但是两人负担了全部工作,给他足够的复习时间,这份人情他不能当看不见。

南边不远处就是大栅栏,里边就有不少的小吃街,有名的门框胡同,廊坊1,2,3条这些小胡同都是卖小吃的。

在以前,这里的小吃非常有名。复顺斋的酱牛肉,褡裢火烧,年糕钱、爆肚风,慷家老豆腐,陈记猫耳朵……几十家老字号小吃汇聚于此。

只不过,在风暴时期这些店铺基本都关闭了,去年才开始慢慢恢复。

陆羽来的时候,正是吃午饭的时候,胡同里人还不少。

轻车熟路的来到一家经常来光顾的卤煮店铺,陆羽就发现,这门口多了一块儿牌子。

上边写着:“新鲜凉啤酒,6毛5钱一升。”

陆羽一看,眼睛都瞪大了一圈,好家伙,这价格可真不便宜啊,都能买好几斤粮食了。

不过,这眼看着6月份了,正是天气热的时候,能喝上一碗凉啤酒,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享受。

就连陆羽,看见这冒着凉气儿的啤酒,都吞了吞口水。

翻出兜里老妈给的10来块钱恋爱基金,好像也不是买不起。

“同志,给我来一升散啤。”

这时候各种物资紧缺,虽然有瓶装的啤酒,但是大多数都是散装的。

没办法,就是这散装的,产能也是严重不足,哪有空装瓶子。

整个京城将近500万人口,但是这啤酒的产量一个月只有2000多不到3000吨,合计人均才1斤2两左右。

但是就这3000吨,大多数也都是供给各个对外酒店,部门食堂,工厂,和各种单位。

能流入到市场上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这样一来,啤酒就成了稀缺物品,每天早起买啤酒排队的人一点不比买肉排队的人少。

伙计臊眉耷眼的看了陆羽一眼,嘴里不咸不淡的说道:“一份卤煮搭着卖半升散啤,不单卖。”

我擦,这时候就有捆绑销售了?以后老外卖奢侈品配货那招是不是跟你们学的?

行吧,谁让这年头有啤酒的饭店就是大爷呢。

就在陆羽准备买卤煮和啤酒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老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