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们一起来种地吧2

此时

嬴政带着扶苏他们来到了玻璃大棚面前。

扶苏和大臣望着眼前闪闪发光得房屋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顶部由二十四块超大得长形玻璃组件而成,四面也都是玻璃组成。内饰也有八个柱子支撑。

促使整个大棚更加牢固,里面得土地已经施肥过,土壤松软。

中间留了一块实路供人走动。

前后分了为两个门。

嬴政望着玻璃大棚陷入了沉思,玻璃果然是好东西,

许诗诗开口解释道;

玻璃大棚得用处在于可以增加室内得温度。

使其种植得粮食缩短生长周期。

并且冬季得时候也能种植。

当然这东西并不适用于种植粟,麦,稻。这种主食。

而且玻璃制造的过程也艰难。不用于大片土地的建设。

嬴政又问;

国师带朕来,是为了看一看大棚制造的成果和使用过程?

不是呀!我带你们来劳作加野炊。

扶苏和大臣们一脸诧异!

就是所谓的种地,

大臣们纷纷表示,

那咋么行,咋么能让陛下下地。

有损威严。

就在这时蒙恬带着赫寻儒和农家子弟匆匆赶来。

臣协弟子拜见陛下,太子殿下,国师大人。

起来吧,在外面不用如此拘束。嬴政说道;

诺。

这些农家弟子都是第一次面见陛下,

一个个既紧张又激动。

许诗诗转身让宫人们把她准备的东西带过来。

不一会两袋蛇皮口袋装的土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还有一大袋红薯苗。就带了上来。

许诗诗打开袋子露出了里面的物品,

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脸好奇的盯着从未见过的东西。

扶苏指着红薯幼苗好奇的问道;

师父,这是什么种苗?

许诗诗拿起一个根部带着泥土的树苗,捧在手上道;

此物,名为红薯苗,结出来的食物是长圆的形状,皮为暗红色。名为红薯。

红薯口味香甜,口感绵软。具有一定的饱腹感。

可以烤着吃,蒸着吃,也可以去皮和米一起煮成粥等一系列的吃法。

这么说吧,你想怎么吃都行。包括生吃,它都是甜的。

最主要是它还耐放,红薯放在阴凉通风处可以保存一个月以上。

什么?一群人惊讶道;

如此好吃,还耐放。

一 个个盯着她手中的东西,两眼发光。

这食物居然带糖,要知道大秦的糖可是很稀缺的。

而且口味如此独特。如此好的食物不知亩产几何。

哪怕亩产低下,对于现在大秦也是如雪中送炭。

(哈哈哈哈,这就一个个傻眼了?这要是听到了每亩能达到5000到7000斤左右,一个两个不得摔倒在地)

李斯马上问道;

不知此物产自何处,每亩大概可以有多少担。

李大人好问题,许诗诗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接着说道;

红薯属于外来品种,原属于南美洲的东西,后传入欧洲。16世纪才传入中原。

距离大秦大概在1780年以后。

蒙恬忙问道;国师的意思是除了大秦,匈奴,百越。还有我们未知道的领土?

许诗诗点了点头道;

当然,在海的那边还有很多国家。土地广阔,物产丰富。金银财宝数不胜数。

所以大家的眼光还是太短浅了。以为征服了六国就是征服了世界吗?

大错特错。这个我们以后可以找个详细的时候在细细道来。

嬴政心想,别以后,他现在就想知道。

那些将军和士兵也是一个个两眼发绿,心想。这就是战功啊!!!

许诗诗随后继续道;

红薯土壤好的情况下,

每亩大概能达到7000斤左右,

不好的情况也能达到3000多斤。

刚听完,

不管是太子

还是大臣们踉踉跄跄的差点摔倒在地,一个个目瞪口呆。

而那些弟子们更是有一些已经摔坐在地上,呆若木鸡。

嬴政更激动的,双手握拳,来平复内心。

真的天佑他大秦。

(这就傻了?那要是一会听到土豆和玉米,岂不是一个两个昏过去。)

赫寻儒更是小心翼翼的拿起红薯苗,双手微微颤抖的问道;

国师此话当真吗?每亩最高能达到7000斤?

不知此物好不好留种。种植方面有什么要求。

许诗诗无奈道;大家记一下。留种很简单,方法有三种,

第一 红薯留种,只要挑选大小合适,无病害的红薯,放在地窖储存。

第二 红薯杆留种,割下红薯藤,修剪掉叶子,保留红薯杆和胚芽。

然后放入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木箱,木箱地步铺盖一层泥土,排放均匀,

撒上草木灰,在覆盖一层泥土,确保红薯杆完全被覆盖。

避免浇水,以防腐烂。放置到室内保温。直到开春移栽。

第三 藤蔓留种,挑选健康,无病虫害的叶片完整且颜色深绿的藤蔓。

剪取藤蔓时,长度种植在30到50厘米。去掉底部老叶,留3到5片顶端叶子。

剪完放入清水中浸泡,然后用的沙土埋藏,埋深10到15厘米,保持土壤的和通风。

到春天,将藤蔓取出,移植就行。

因为我手中的种子少,所以我们先将种子种植在玻璃大棚。然后等到一个月左右,先用第三种藤蔓的留种。等红薯完全收获的时候。在弄第一种,第二种的留种。

这样在今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将拥有很多很多很多的红薯。

大家都记好了吗?

赫寻儒和弟子都点头大声道;

国师放心,此物比我们命都重要,一定会按照国师的方法培育。

很好,大秦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务必小心仔细。

至于种植的方法,一会我会和陛下,太子协大臣们一起种植的时候。告知大家。

许诗诗说完,喝了口水,走到农具面前扛起了锄头。

转身对身边的宫人说道;你去咸阳城透透口风,就说陛下得到神粮,正亲自带着太子和大臣种植。

宫人点了点头。

(该宣传的时候,咱们就的宣传。提升政哥和太子的声望。我可真是个聪明的机灵鬼)

嬴政看着国师都去扛锄头了,他也大步走了过去。拿起了锄头。

太子紧跟其后,其他大臣一看陛下都准备下地了。

一个两个也都撸起了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所有的农家弟子更是手捧着纸张,准备好详细的记录。种植过程。

士兵们和工匠宫人们看着陛下为了百姓们亲自种地。

一个个感动的眼含泪珠。有的用袖子挡住,有的默默低头。

害怕大家看到眼泪掉落的场景。

大家刚走进玻璃大棚,一股温暖的气息暖遍全身。

许诗诗走到最里面的土地,用手翻了翻土壤,查看了一下土壤的情况和底部的深度。

大声说道;各位,我们需要先用锄头,把土壤隆成一条长形的三角状态。

你们看我操作,大概就能明白我说的话。

捣鼓了一会,看懂了吗?

随后继续说;

我们需要把土壤隆起来。隆的高度大概在30厘米左右,宽度100厘米左右。

许诗诗用手比划了一下,大概就是高这么多。宽是这么多

每条长三角形土壤中间的缝隙大概一个脚的距离。

大家懂了吗?

众人点了点头。

既然懂了,就开动起来。

就这样嬴政带着太子和大臣们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