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河东郡一处农村,村口站了一群朴实的老百姓。他们的脸庞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那是辛勤劳作的印记。
那些老百姓们身穿粗布麻衣,衣服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补丁,干净整洁。
他们的双手长满了老茧,那是他们勤劳劳作的见证。
他们眼神中透露出着急的神色。向外堪堪张望着。像是翘首以待什么一样。
其中一个年轻人着急的问了问旁边的村长。
村长,到底是不是真的,今日有朝廷官员护送什么名为石磨的东西。
老者点了点头,可能耽误了,大家都别着急。
旁边一位老妇人也是着急的问道;
俺听说朝廷弄得这个什么石磨,可厉害了。可以把粟,轻松脱壳碾压成白白的面粉。
俺也听说了,听说那磨出来的面粉,大米。弄饭吃可香了。一点也不喇嗓子。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远处跑来一小伙。
大声的喊道;
来了,朝廷的车队过来了。
村长连忙寻问
李二牛,你可看清了。真的是朝廷的车队吗?
看清了,看清了。
就在前面拐弯不远处。
大家连忙整了整衣服,他们已经把平时都舍不得穿的,都穿了出来。
有一些老妇人更是紧张的整理着头发。双手紧张到不知该放何处。
一刻钟后,众位终于看到了一队人马,往这边行驶。
不多时,马队行驶。至进。
村长和众人连忙跪拜在地。高喊道;
草民拜见各位大人。
小使和士兵连忙下马,扶起老者。
大家都起来吧。
尔等奉陛下之命,为各位护送石磨到此。希望可以改善大家的生活。
众人颤颤巍巍的起身,其中好几个孩童,一脸稀奇的张望着马车上的东西。
小使忙问道;
老伯,请问这个东西我们应该安放在何处。
老者想了想,咱们想把这个放在村中一处老槐树下。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把石磨安置了下来。
使者说道;
这个石磨大家估计都不会用,你们拿一些粟过来。我教大家如何使用。
一群人连忙回家,把家里仅有的粟,麦,都找了出来。各自捧了两小袋,跑了过来。
就这样使者一边教一边告诉大家具体的使用方法。
不一会,石磨上出现了细细的粉末夹杂着粟壳,
磨完一袋以后,使者拿了一个筛布,把面粉用道具扫入其中,地下铺着一块布,开始左右摇晃。不一会布上面面就出现了白白的面粉。
大家都看懂了吗?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
大家惊奇的看完使者的操作以后都连忙点了点头。
那行,关于面粉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要面粉加入水,揉成面团。就可以做出各种可口的面食。
这些大家可以以后慢慢研究。
老者连忙把准备好的茶水端给使者和各位士兵。
辛苦各位大人了,村中贫寒实在是照顾不周。
只能略备一些热水。
使者喝完水以后,说道;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的,陛恤百姓,每日和太子殚精竭虑就是希望以后大秦的子民都能生活的更加好。
我们作为朝廷官员,肯定是要更加的努力。才能不负圣恩。
听完这些话,各位百姓内心都感动的无以言表。一个个眼含泪花。对以后的生活更是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时,一群孩子好奇的摸着这个名为石磨的东西,村长看到以后,连忙阻止。
这东西可不能被弄坏了,一个村只有一个。
使者笑了笑道;没关系的,这个不会那么容易被摸坏,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多注意一点就行。
一个男孩子紧张的拉了拉士兵的衣服小心的问道;大人,俺长大了也要当兵。俺听说现在当兵每日都能吃到白花花的面粉。
士兵弯腰抱起了男孩开心道;
那你可要努力了,当兵可是很辛苦的。
男孩两眼放光的说;
俺不怕吃苦,俺力气可大了。村中的孩子都打不过俺。
听完此话,大家都哈哈哈笑了起来。
那既然大家都知道用处了,那我们也要早早回去复命。
各位就不用送了。
说完以后,纷纷上马,扬长而去。
村长,这个石磨需不需要找人看守着?以防不小心被人弄坏了。
村长点了点头,
那就每日轮一青年在此看守。
李二牛,你负责帮大家把粮食都磨成面粉。
天色也不早了,各位排队,把手中的粮食磨完就散了吧!
早磨完的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家试试面粉的口感。
而此时大秦附近的各个村中都分别收到了石磨,而偏远地区还在路上。
次日一早,许诗诗一脸无奈的起床。
不是她不想起来,实在是昨日她又熬夜了!!
收拾完以后,着急的往嬴政的宫殿跑去。
而麒麟殿大臣们都已经全部到齐,各个互相问候着。
嬴政等到许诗诗以后,带着她往麒麟殿走去。
不多时,内侍高呼;
陛下到
众人跪拜
臣等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众卿不必多礼,坐
谢陛下!
大家整齐划一的坐在座椅上。
众卿可有奏。
这个时候李斯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嬴政点了点头
陛下,臣认为如今虽然大秦灭了六国,但是大家的语言,文字,货币,都有不同。
臣提议,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各位大臣听完以后,各自都点了点头,确实现在的大秦只是表面统一,并没有真正做到的一统。
那依卿所言,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臣认为,可以安排人前往各个郡县售卖细盐。只要当地百姓愿意换大秦的货币和照身牌,就可以购买低价的细盐。
这时其中一个大臣问道;
不知李大人,盐价打算卖几钱。
三钱,李斯回答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三钱?之前粗盐都卖到十钱,现在取消了盐税以后才卖到三钱。
李荣川连忙站了出来道;
陛下万万不可,国库之前就是大部分依靠盐税增加国库,如今既然取消了盐税,臣认为盐不可卖如此低价。要不然国不复出,岌岌可危也。
另外一个大臣也站了出来
臣也认为此法不可,之前粗盐的价格都在10钱,现在的细盐不苦不涩居然卖的比粗盐还低下。不合理啊
噗呲~一声笑声忽然响彻大堂。
大家一同望去。
许诗诗忽然摇手道;
不好意思,实在是没忍住。
我想问大家,为何如此反对盐价?
是不是担心盐卖的如此低下,久而久之国库不堪重任。朝廷不能按时给大家发当月钱?各位可真是大秦的好官员!
大家听完以后脸色难看道;臣等也是为了大秦考虑,如果国库不堪重负,大秦如何运转。
哦?各位是觉得只要把大秦的盐价提高就能使大秦运转起来了?
真是可笑!!盐是什么?人最重要的需求。如果盐价过高,那么负担的不起的那些人?是你还是你还是你们?
都不是!!是那些穷苦的百姓们!
国库不堪重任,各位大人为何不去解决?不去想办法?反而要从百姓身上剥削?
难道大秦养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站在大殿之上,大言不惭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