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姑娘,是……有人把我踹下去的。那会我正在岸边上的摊位前乞讨!”小乞丐颤颤巍巍地答道。
林黛玉听完,不免心生悲凉。
这红楼世界里的人命难道就如此低贱吗?
这要是换作上一世,就是赤裸裸的谋杀啊,抓住就往死里判。
也许是对方觉得,一个小乞丐而已,死了也不会有人报案收尸,查不到他们身上。
但已是低如尘埃的人了,为何还不肯放过?
所幸,最终得救。
林黛玉想到这,又想流眼泪了,她急忙仰头,把眼泪憋回去,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乞丐答:“罗三妹!”
“好!罗三妹。你愿意以后都跟着我吗?”
“愿意!愿意!”
“那我就给你起个名字,叫……冬青吧!不管人生中的冬天如何的冰天雪地,愿那一抹寓意希望和新生的青绿色永存心间!”
“谢姑娘赐名,谢谢你们救了我!”
“嗯,我们先进去吧,外面冷!”林黛玉说完,就率先转身,正准备进船舱,忽然才想起来,还不知道这位太医怎么称呼,于是转头问他:“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青年太医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笑笑说:“叫我王太医便是了。”
“王太医,辛苦了!要你跟着受这舟车劳顿之苦!”
“无妨!为皇……主人办事,我心甘情愿!”
林黛玉微微作揖,转身进去。
王太医也回到贾琏那艘船上。
出发启程,下扬州!
**
朝堂之上。
皇帝夏杰端坐龙椅上,正听着李御史上奏。
忠顺亲王和东平王、西宁王站于夏杰右手边,旧太子和北静王、南安王站左边。
整个朝堂似乎被诡异地分成了两个阵营。
李御史奏的是薛蟠打死冯渊一案,夏杰听完后,龙颜大怒,道:“贾府尹,你可有话说?”
刚刚李御史在上奏的时候,贾雨村心里就已经慌得一批,何况现在点名要自已出来解释,下面一股洪荒之力差点破裆而出。他战战兢兢地出列,走上前去,行礼说道:“陛下息怒!这个案子,经微臣多方调查取证,证据确凿,已经结案了。一定是有小人看微臣官职升得太快,诬陷于我。望陛下圣明!”
李御史闻言,怒指贾雨村:“你休要胡言!”
忠顺亲王突然拔下旁边侍卫的剑,边走向贾雨村边冷冷地说:“本王平生最恨你这种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之人,看我一剑杀了你!”
夏杰还来不及说话,忠顺亲王已经提剑砍了过去。
贾雨村本能的一个躲闪,然后慌不择路地跑开。
皇上没有说话,其他人也不敢上前阻止。
贾雨村绕柱走,亲王举剑追。
没多久,贾雨村便气喘吁吁的边跑边喊:“皇上饶命,亲王饶命!”
北静王见状,刚想开口替贾雨村求情,一直在盯着他们左边这几个的夏杰就已经抢先他一步说:“亲王住手,这成何体统?!你眼里可还有朕?”
忠顺亲王立马停住身子,诚惶诚恐地跪下,答:“臣不敢!臣就是忍不住要杀光这些贪官,替陛下……”
“回去!”夏杰严厉道。
忠顺亲王答了声“是”,然后对着跪在地上的贾雨村恶狠狠地“哼”了一声,就提剑还给侍卫,站回原位。
贾雨村连忙谢恩道:“谢陛下隆恩!”
夏杰面相威严,用一种不可抗拒的声音说:“贾府尹,现在朕命你重审此案,你可有异议?”
贾雨村哪还敢说其他的,刚刚差点小命就没了。而且自已一直以来依附的那帮人,刚刚也没见他们替自已求情,心中升起了很大的怨恨,直接说道:“无异议!无异议!”
接着,有几个官员跳出来拍马屁,其中就有镇国公和修国公,直接把夏杰捧上了天,他立马表现出一脸受用的样子。
众人又议论处理了一些问题,夏杰便宣布散朝。
回到御书房的夏杰心情大好,笑哈哈地对忠顺亲王说:“御弟刚刚真是妙啊!经此一事,贾雨村定会为朕所用!”
忠顺亲王也呵呵一笑,说:“那也是因皇兄对我的信任,我才敢如此行事!不过,这个贾雨村,心术不正,人品不端!以后还是要提防!”
“嗯!你说得不错!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现在我们正是急用人之际,我也不得不暂时仿效曹公的‘唯才是举’之法了。待到后面,局面彻底稳定下来,再换掉他们便是了!”
“陛下圣明!”
两人又交流了一会关于朝廷可拉拢之人的一些看法,忠顺亲王便告退下去。
待到中顺亲王走后,夏杰才问旁边一直欲言又止的李公公,道:“李公公,有何事禀报?”
“回陛下!据传来的消息,今早林姑娘在码头边上救下了一个被人踹下水的小乞丐,女的!并打算带着回扬州!”
“哦?”夏杰陷入沉思。
这才是我们那里的人该做的事情嘛!
乐于助人,救人性命!
不过,这是巧合还是有人预谋着什么呢?
“你派人查一下谋害小乞丐的人,还有查一下小乞丐的背景!”
“遵命!”
**
二十多天后,林黛玉等人已经回到扬州境内。
船上!
林黛玉正倚窗远望,碧波万里,完全没了京城里的大雪纷飞。更远处是青黄相接之景。
她不由得想起了历史以来的文人墨客对于扬州的赞美,在脑子里翻找了一遍,只想到了唐代著名诗人张祜的: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此时,一阵寒风袭来,紫鹃进来看见,忙说道:“姑娘,快快离开窗户,外面风冷!你这身子可受不得!”
林黛玉关上窗户,问:“冬青调教得怎样啦?”
“回姑娘,已经跟府里的丫鬟差不多了!”
又过了几天,一行人终于靠了岸。
岸上,一位珠圆玉润的女子带着一群人,脸上冻得通红,似乎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林黛玉一眼便认出了此人--小时候最疼她的二姨娘廖氏。于是她忙走上前去,开心地抱向对方:“二姨娘!我可想死你了!”
“玉儿呀,你可把我想死了!来,我看看,几年不见,你都长这么大了。二姨娘要留在你父亲身边伺候他,这么久没去看你,你不会怪二姨娘吧?”
“哪敢!二姨娘辛苦了!三姨娘呢?”
“我们不知道你们准确的到达时间,所以,你三姨娘照例的去庙里上香祈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