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赐之宝

胡亥吓得脸色苍白,嘴唇颤抖,跪倒在地,结结巴巴地说:“父皇,儿臣....怎么敢...儿臣绝不敢有此念头....”

“你不敢?你胆子大的很,篡改遗诏,假传寡人的命令让寡人的长子自尽,让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的蒙恬将军自尽。来人,给寡人拖下去腰斩!还有胡姬,也给寡人一并处置了!”嬴政将手中的竹简狠狠摔在地上,怒目圆睁。

这竹简上清清楚楚的记录着胡亥在宫中的种种恶行,视人命如草芥,他寝宫的宫女一半都死在他手中。

才十二岁的孩童竟如此心狠手辣,嬴政心中一阵寒意。

身为其母自然也难逃罪责。

蒙毅也懵了,他刚刚还在想,若是公子胡亥继位,就算是长公子自尽,可是他蒙家还在,怎么可能让秦朝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

就算是不得圣心,他蒙家也不会让陛下的大秦基业毁在一个黄口小儿手中。

他蒙家有三十万精兵强将,足以保大秦江山无虞。

万万没想到,自己哥哥居然也死在了这几人的手中。

刚刚处置完赵高的蒙恬此时进殿也刚好听到自己被胡亥赐死的消息,他气愤的同时又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拦住长公子自尽。

王翦在听到蒙恬也惨遭毒手时,立马跪下,“陛下圣明,公子胡亥其罪当诛,老臣恳请陛下立刻处决胡亥,以正朝纲,绝后患。”

他们都是为大秦江山出生入死的将士,岂能容忍这等狼子野心之人败坏他们打下的基业。

王翦说完之后,蒙恬蒙毅还有殿中的其他大臣也纷纷跪下,齐声奏道:“请陛下速速决断,斩草除根,以安社稷!”

幸好他们陛下得了天机,他们还有改写机会改写大秦的运数。

胡亥在地,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眼里满是绝望,“父皇饶命,儿臣知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求父皇开恩,儿臣不想死....大哥,救我,救救我.....”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父皇说的那些他也听不懂,什么篡改遗诏,逼死大哥,他没有做过啊。

但是眼下除了认错,他别无他法,只能不断磕头祈求嬴政能心软。

扶苏见到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心中五味杂陈。

他和父皇虽然有些理念不同,但是大秦的基业不容有失,若是父皇说的是真的.....

扶苏不敢想下去,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站出来为胡亥求情,胡亥与大秦基业相比,微不足道。

见扶苏没有出声,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孩子还是知道轻重的。

他也气扶苏,为何会选择自尽,这孩子过于心软,不懂权谋,但终究是自己的骨肉,心中难免痛惜。

要是他有三十万精兵在手,怎么也不会选择自尽,这孩子就是和那群儒生待久了,才会如此迂腐。

嬴政挥了挥手,让侍卫将胡亥拖出去,殿内气氛凝重。

胡亥的哭喊声渐渐远去,殿内一片死寂。嬴政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臣,沉声道:“大秦的未来,不容有失。尔等当以秦朝为念,齐心协力,方能稳固社稷。”

“诺。”

“蒙恬,将寡人刚刚给你的背包呈上来。”嬴政处理完赵高、胡亥,一首压在心中的那块巨石也终于落地。

蒙恬将背包呈上,嬴政将拉链打开,拿出里面在民宿购买的纸笔。

“寡人知道你们不信天机一事,寡人从仙人那里拿回来一些东西,李斯,你且看看此物。”嬴政将手上的A4纸让身边的近侍分发给众臣。

李斯现在还有些心慌,毕竟陛下说他参与了篡改遗诏一事,陛下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处死了。

虽然放过了自己,但他心中仍惴惴不安。

“陛下,这是?”这雪白雪白的东西,他从未见过,不像是布帛,陛下给他看这个是什么用意?

其他的大臣也盯着手中的纸,不明白陛下是何意。

陛下说此物是从仙人那里得来的,是作何用处?

“此物名为“纸”,乃仙人传授之物,可记录文字。”嬴政让大臣围过来,自己则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展示其用法。

“这!!!”李斯瞳孔猛地一缩,心中震撼不己。其他大臣也纷纷露出惊异之色,这薄如蝉翼的东西,竟能写字。

这纸上的字虽然小了一点,但是却异常清晰,墨迹均匀,完全不似寻常竹简那般笨重。

嬴政继续道:“寡人己将这造纸之术记录了下来,李斯,此事就交由你来办。”

嬴政从背包里掏出之前在民宿整理的造纸术递给李斯。

这并不是嬴政写的,而是姜舒窈帮忙打印的,包括制盐、铅笔的制作方法。

李斯接过A4纸,只见雪白的纸上密密麻麻的写着黑字,只有蚂蚁大小,但是却看得异常清楚。

听到陛下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李斯泪流满面,赶紧跪下谢恩:“老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一定将这纸造出来。”

他做了那么大的错事,陛下却依旧信任他,他余生定当为大秦,为陛下鞠躬尽瘁。

这种纸要是造出来,得为大秦带来多大的便利。

李斯仔细的看了起来,这造纸技术并不是特别复杂,原料也易得,只需多重复试验几次必能将这纸做出来。

蒙恬和王翦几人也凑了过来,这纸如此轻便,还能书写这么多文字,以后军情传递也方便许多。

要知道这么多字用竹简记载可得用上好几斤,而这么满满一纸的文字却轻如鸿毛。

“另外寡人这里还有制盐之术,蒙毅,此事交由你来负责。”嬴政又找出一张写满制盐方法的A4纸递给蒙毅。

蒙毅有些难以置信,制盐?难不成还能提炼出更纯净的盐?

他接过纸张,看了许久,姜舒窈打印了好几种制盐方法,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网上能搜到的都整理在上面了,相信总有一种适合秦朝。

若此术可成,不仅盐的品质将大大提升,降低成本的同时,国库也将更加充盈。

真是天赐之宝,大秦必将因之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