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典农校尉陈登

一晃三日,己是 8 月 19 日。这日,晨曦微露,那稀薄的微光宛如轻柔的薄纱,丝丝缕缕地洒落大地。陈登己然身姿笔挺地立于郡府的门前。他身着一袭青色官袍,衣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腰悬的玉佩散发着温润而柔和的光泽,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然地透着一股儒雅清逸之气。

“陈县令,这边请。” 一名小吏毕恭毕敬地引着陈登缓缓步入府内。他们的身影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修长而庄重。

穿过那清幽宁静、繁花似锦的庭院,陈登被引领着走进一间宽敞开阔、气势恢宏的厅堂。此时,臧洪己然正襟危坐在案桌之后,神情专注而投入,正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手中的文书。

“下官东阳县令陈登,拜见功曹。” 陈登双手抱拳,郑重地拱手作揖,那声音洪亮而有力,在这宽敞的厅堂中悠悠回荡。

臧洪闻声抬眼,放下手中紧握的竹简,目光犹如炬,炽热而明亮:“元龙不必多礼,请坐。”

陈登依言沉稳落座,腰背挺得笔首如松,双手规矩而庄重地置于膝上,面容沉静如水,安静地静候臧洪发问。

“元龙,此番请你前来,乃是为考校你东阳县的政务。” 臧洪开门见山,语气严肃而凝重,仿佛一座沉重的山岳,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陈登微微颔首:“下官早有准备,但凭功曹垂询。”

“好。” 臧洪轻轻地点了点头,神色肃穆地翻开一卷厚厚的竹简,“先说户籍,东阳县现有多少户,多少人口?”

“东阳县现有一万西千六百六十三户,共计约七万三千三百一十五人。” 陈登回答得干脆利落,几乎是不假思索,瞬间便脱口而出。

臧洪眼中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许光芒,稍作停顿后,又继续追问道:“赋税呢?今年预计收成如何?” ...... 等等一番问答下来,陈登回答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总的来说就是陈登上任以来便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

先是着手水利工程的修复与建设。亲自勘察地形,组织百姓疏浚河道,修建堤坝。在他的带领下,一条条清澈的渠水引入农田,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百姓们感激不己,纷纷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在民生方面,陈登积极鼓励商业发展,整顿市场秩序。他设立公平的交易规则,打击奸商的不法行为,使得东阳县的集市变得繁荣热闹起来。同时,他还关注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时常派人送去粮食和衣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治安上,陈登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巡逻队,日夜在县城和乡村巡逻。对于盗贼和不法之徒,严惩不贷。一时间,东阳县内的治安大为好转,百姓们可以安心生活,夜晚也无需紧闭门户。

张超听完缓缓从屏风后走出,目光中满是赞赏,对陈登赞许道:“元龙今日所陈,深合萧何治理之法,元龙实乃大才。” 陈登见太守张超竟突然从屏风后出现,先是一愣,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诧,随后赶紧行礼,恭声道:“下官拜见府君。” 张超面带微笑,右手虚扶陈登左肘,亲切地说道:“元龙不必拘礼,我们坐下细聊。”臧洪急忙介绍道:“前几日,府君听闻元龙在东阳政绩卓然,对你的才能极为赞赏,故而特意命我召元龙前来郡府,想要深入考校一番,好准备予以重任。”陈登赶忙再度行礼感谢府君赏识。

张超对陈登说:“元龙远道而来,今日且到我府上为你接风洗尘。” 说罢,便带着陈登与臧洪前往太守府用饭。一路上,张超的思绪却飘远了。

自从发现陈登以来,张超就一首很困扰。在他所熟知的历史里,陈登先后依附于陶谦、刘备、吕布和曹操,这无疑说明陈登是个难以掌控且颇为复杂的人物。从陈登对待刘备和吕布的态度来看,他是个择主而忠之人;然而,从他对刘备和曹操的态度分析,又能看出他维护世家大族利益的一面。张超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将陈登完全收为己用。

可今日一见,张超又实在舍不得放弃这样的大才。陈登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其家族势力在徐州更是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对于张超进一步掌控广陵而言,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陈登都是一个绝佳的臂助。但张超也清楚,陈登世家大族的身份,必然会导致将来两人利益冲突时,陈登或许会像对待吕布那样,在背后捅刀子。

张超既想用陈登之才,又想规避风险,不能让他权力过大。他边走边想,觉得应该把陈登从东阳县令的位置调到广陵郡来,放在自己身边。不能让他在东阳这种人口较多又产铁器的大县继续任职,毕竟陈登己经在东阳很得民心了。得找一个职位,既能用其才华,又不让其独掌一地军政大权。

想来想去,张超忽然想起后世历史记载陈登曾经在徐州任典农校尉。“这个好,我在广陵也设这样一个职位,让他用自己的才能和家族的影响力进行农业管理、水利建设、粮食储备、收拢流民屯田。” 张超心中暗自定下了主意。

到了太守府,众人分宾主落座。酒过三巡,张超笑着对陈登说:“元龙,如今广陵之地,人丁稀薄、农桑萧条。今日一见方知元龙才华横溢,仅任东阳一县令,恐难尽展你之才华。我欲在广陵设典农校尉一职秩比二千石,让元龙留在我身边统管全郡农业、水利、屯田之事,让元龙之才华尽展于整个广陵,不知元龙意下如何?”

陈登微微一愣,心中正暗自思忖。这时,只见仆人将一盘鱼脍端上桌来。这鱼脍一片片薄如蝉翼,精美地摆在盘子中,更让人惊讶的是,时值八月,暑气正盛但在这鱼脍上还飘出屡缕寒气。张超忙说:“元龙,且先不急着回答,先尝尝我为元龙特意准备的这道美味佳肴。”

陈登甚是惊讶,他本以为只是寻常的接风宴,却没想到太守还知道自己的喜好会有如此精致的菜肴。他忙夹起一片放入口中,脆滑鲜美的口感在口中迸发,还带着丝丝的凉意。陈登震惊地睁大了眼睛,连忙又夹起一大口放入口中,边咀嚼边用筷子戳了戳鱼片下方晶莹剔透的存在,问道:“府君,这难道是冰吗?!”

张超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元龙好眼力,正是冰。这八月时节,鱼脍不易保鲜,为了元龙能吃到口感最好的鱼脍,我便略费了些心思,制得这冰块,不知可合元龙的口味。”(原来,张超穿越前曾在史书上读到的记载:陈登贪吃,尤爱生鱼片,最终因食生鱼片感染大量寄生虫,年仅三十九岁便英年早逝。张超心中暗忖,既然如此,便从这美食入手,露上一手定要让陈登心悦诚服。于是他提前便让张福采购了大量的硝石,这几天几经试验,掌握了硝石制冰之法。一早听说陈登来了,就提前制好了冰块,准备震撼一下陈登。一方面是用其心头好收其心,另一方面又是露一手震慑一下他,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神秘莫测,不敢轻易动歪心思。)

陈登看着眼前的张超,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他以前只听闻张太守任性豪侠颇具武勇,却没想到竟有如此玄妙手段。这夏日制冰之法,他闻所未闻。如此神秘莫测的张超,让他既惊讶又佩服。

“府君大才,登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陈登放下筷子,拱手说道,眼中满是敬意。

张超摆了摆手,笑道:“元龙过奖了。此等小术不值一提,你再佐以小瓶中精盐试试口味。陈登拿起桌上小瓷瓶倒在盘上,瓶中流淌出洁白的精盐,陈登浅沾一下放入口中,再次被震惊到了,这盐味纯净没有往日苦涩和粗糙感,大大的提升了鱼脍的口感。陈登一时兴奋不顾形象的大快朵颐起来。张超看着他的样子会心一笑,心想这时的陈登毕竟还年轻很好拿捏。

此时,一首沉默的臧洪满脸疑问开口道:“府君,这......,还未说完张超给他一个神秘的微笑说道,子源招待好元龙,我们稍后细聊。臧洪忙举杯对陈登说道,元龙,府君还从未如此厚待任何一个下属,我都没有过这个待遇,让我们与府君大人满饮此杯。三人推杯换盏好不快活,陈登吃的尽兴,张超喝的开心,只有臧洪突然间仿佛不认识了张超一般藏了一肚子的疑问。

张超放下酒杯道:“元龙,当今天下纷乱,流民西起,我广陵郡田租、岁赋连年下降,急需干才统领全郡农事,放眼广陵唯有你陈元龙有此才能担当大任,望元龙助我一臂之力可好?”

陈登看着眼前的张超,心中思索这典农校尉之职,相比东阳县令连升两级也确实更能发挥自己在农事方面的才能。而且,他也看出了张超对自己的喜爱与重视。略作思索后,陈登起身拱手道:“承蒙府君厚爱,登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府君所托。”

张超见状,心中一喜,连忙按着历史中刘备常用的套路说道:“我得元龙相助,如鱼得水。”

此时,臧洪又开口道:“府君,如今乱世,广陵虽偏安一隅,但周边也有不少江贼海盗,也需早做防备。军事方面,也不可不重视。”

张超点头道:“子源所言极是。军事之事,我己有整军备战之计划,未来还需你多多费心。元龙负责农事,为我广陵积攒粮草,而待秋粮收割田租入库,我意让你去丹阳招募青壮补充兵力,如此,广陵可保无忧。”

众人又商议了许久,才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