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昔日同袍黄汉升

张超与典韦、陈端带着一百精锐骑兵,浩浩荡荡地朝着南阳进发。一路上风餐露宿,他们马不停蹄,一心赶路。经过数日奔波,终于踏入了南阳地界。

当骑兵队伍赶到黄忠在宛城城外村庄的宅邸附近时,正值夕阳西下。橙红的余晖均匀地洒在广袤大地上,前方哨骑远远望见一名骑着骏马的精壮汉子疾驰而来。此人身材魁梧,虎背熊腰,透着豪迈之气。他肩扛一柄大刀,刀身寒光闪闪,在余晖下反射出冷冽光芒;腰间配着一把长弓,纹理清晰,一看便是精心制作;马上还挂着几只刚猎得的野味。

此人正是黄忠,他刚在山中打猎结束,准备回家,远远也望见有骑兵在附近侦查。乱世之中,兵贼抢劫、黄巾军余孽滋扰之事屡见不鲜,黄忠眉头瞬间拧紧,下意识握紧手中大刀,心中思忖:“不妙,莫不是兵贼或黄巾军残余来祸害百姓?今日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黄忠双腿一夹马腹,催马如离弦之箭,手持大刀近前查看。此时,典韦也接到哨骑汇报有可疑之人,也打马来到队伍前方。典韦见有人气势汹汹策马而来,大为警惕,一声惊雷般的大喝,拍马迎着黄忠冲了上去。两人都误以为对方是贼人,刹那间一触即燃便战作一团。兵器相交,火星西溅,典韦手中双戟与黄忠的大刀碰撞,声响震耳欲聋,仿佛要撕裂这宁静的傍晚。

典韦双戟挥舞得密不透风,每一招刚猛霸道,带着开山裂石的气势;黄忠也不示弱,手中大刀霍霍作响,刀光如白色闪电,进攻凌厉,防守滴水不漏,进退之间尽显大将风范。两人力战几十回合,你来我往,难分高下。周围的骑兵们纷纷勒住马匹,紧张注视着这场激战。

张超在队伍后方听到打斗声,心中猛地一惊,急忙策马向前。等他赶到前方时,只见两人打得难解难分。张超此前从未见过黄忠,只见眼前这精壮汉子武艺不凡,正与典韦酣战,心中疑惑丛生,正准备开口发问。

就在此时,黄忠余光瞥见张超,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手中大刀虚晃一招,快速跳出战斗圈,对着典韦大喊:“且慢动手!” 随后,黄忠放下武器,对着张超拱手行礼,朗声道:“敢问来者可是张将军!”

张超一愣,疑惑道:“你是何人,怎么会识得我?”

黄忠微微一笑,再次拱手自我介绍:“在下是南阳黄汉升,曾在南阳太守秦颉麾下担任骑兵屯将。数年前朱儁将军南阳讨伐黄巾军时,曾率骑兵参与围困宛城韩忠,我随秦太守围困宛城东门,并有幸随秦太守前往朱儁将军大帐商讨军务,在大帐里见过张将军一面,当时张将军还请在下喝了一碗酒水。”

张超一听,大喜过望,没想到自己与黄忠竟是旧相识。只是当时黄忠军职低微,自己对他没太多印象,但前身这轻财好士、慷慨任侠的性格,还真是广结善缘。

张超赶忙下马,快步走到黄忠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笑道:“原来是汉升,真是失敬失敬!当年战事紧迫,没能与汉升深入结交,实在遗憾,今日能再次相见,当真是幸事!”

黄忠也笑着回应:“张将军客气了,如今将军高居平东将军之职,还能记得在下,己是在下莫大的荣幸。”

认出是熟人后,气氛一下子融洽起来。黄忠热情邀请张超去家里做客,尝尝刚猎得的野味,张超欣然答应。于是,众人跟随黄忠朝着村庄走去。

一路上,张超与黄忠相谈甚欢。张超向黄忠详细讲述了会盟讨董的战况,以及自己在广陵的发展;黄忠则分享了这些年在南阳的经历。

没过多久,众人来到黄忠家中。这是一座普通宅院,小院静谧,透着古朴之韵,虽规模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黄忠的家人听说有贵客登门,赶忙出来热情迎接。

众人入屋,分宾主落座。黄忠吩咐家人备上丰盛饭菜,烹制新猎的野味。待家人忙碌着去了,黄忠转身,拱手相问:“不知张将军,缘何来了南阳?”

张超面带微笑,目光诚挚:“说来真是有缘,我听闻南阳有一猛将黄汉升,武艺高强,百步穿杨、箭法无双。此次讨董粮尽,返程途中,就特来拜访结交,不想竟是昔日同袍,汉升与我真是有缘。”

黄忠摆手,谦逊道:“武艺高强、箭法无双,黄某愧不敢当,不过自幼习武,有些力气罢了。”

张超饶有兴味地倾听,黄忠遂忆起往昔:“黄某先父曾为南阳郡官吏,祖上亦任过南阳太守。我七岁习文,八岁学武,在父亲教导下,熟读兵法战策。”

张超暗自思量:自己麾下典韦、许褚等,虽武艺出众,堪称猛将,在两军阵前率军厮杀尚可,如果指挥作战、镇守一方,则统兵乏术,谋略不足。而这黄忠,文武兼修,战场经验丰富,又正值盛年。若能招致麾下,无论是冲锋陷阵、统兵练兵还是去讲武堂任教授徒皆可,实乃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

念及此,张超笑邀:“汉升大才,我麾下正缺你这般能人,可愿来我麾下,共图大业?”

黄忠心中一动,颇为动心。早听闻张超为人豪爽仗义,有识人用人之能,有广陵小孟尝之名,算是一方明主,投入其麾下自己才华定能得以施展。但他想起重病的儿子,微微一叹,面露忧色:“张将军美意,黄某心领。只是我儿子黄叙重病,病情越发严重,需要我照料陪伴,一时实在难以离开南阳。”

张超闻言,略一思索,随即笑道:“巧了,我属下有一名医,叫吴普,乃是神医华佗的弟子,在广陵素有‘小神医’之称。不如汉升带上公子前往广陵医治,若吴普不行,还可通过他寻华佗先生,想必总有办法助令公子早日康复。”

黄忠眼中闪过惊喜与感激,忙起身深深一揖:“若真如此,黄某感激不尽。若能医好我儿,他日将军但有所命,黄某万死不辞。”

张超忙扶起黄忠:“汉升言重,同袍之谊,理应相助。”

而后,饭菜上桌,众人暂搁话题,举杯共饮。酒过三巡,张超又道:“虽吴普医术精湛,但令郎病情也耽误不得。汉升不如带令郎与我同返广陵,也好早日医治,待令郎痊愈,还望汉升能重新考虑我的邀请。”

黄忠点头:“张将军恩情,黄某铭记。我愿与将军同返广陵,若小儿病愈,我就再无后顾之忧,定为将军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