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广陵与辽东结盟

一行人在与管承友好话别后,便驶离了不其港。此时,海上微风轻拂,风帆鼓起,船只借着顺风之势,如离弦之箭在海面上疾驰。如此顺畅地航行了数日,船队成功绕过青州半岛,缓缓进入了渤海湾。终于,他们抵达了辽口港,稳稳地靠了岸。

薛州深知接下来的行程还需诸多准备,便即刻派人上岸。一则是补给淡水,以确保船上众人在后续旅程中有充足的水源;二则是寻觅熟悉当地地形与水路的向导。在丰厚赏金的诱惑下,一位年过半百、皮肤黝黑的老渔民自告奋勇。只见他身形矫健,眼神中透着常年在海上漂泊练就的精明与果敢。

在这位老渔民的引领下,船队沿着辽河入海口缓缓溯辽河而上。辽河水面宽阔,河水奔腾,船只在河中破浪前行,溅起层层水花。经过数日的航行,船队顺利进入“辽队县”境内,转而驶入内河航道。紧接着,他们又顺着“大梁水”(太子河)继续前行,最终成功抵达了襄平码头。

糜芳等人站在船头,远远望去,但见岸边地势平坦开阔,寥寥几座简易的码头坐落在那里,往来穿梭的船只并不多,显得有些冷清。他们指挥着船只缓缓停靠在码头边,而后有条不紊地整理好行装,将精心准备的广陵特产和礼品一一搬下船。众人怀着期待与谨慎的心情,踏上了辽东这片略显陌生的土地。

考虑到船只的安全,薛州留下了一百名护卫看守船只。随后,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一行人朝着辽东郡的治所襄平城进发。一路上,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当地百姓艰苦的生活场景。这里土地广袤无垠,然而大多都还处于荒芜未垦的状态,田野间偶有几处稀疏的农田,劳作的百姓们面容憔悴,身形瘦弱。

糜芳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自思索。这公孙度新官上任,显然面临着内忧外患不小的困境。若能在此时与公孙度达成合作甚至联盟,不仅能够凭借广陵的资源为助力,给辽东的发展带来转机,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帮公孙度站稳脚跟。同时也能为广陵谋取更多的利益,拓展广陵在北方的影响力,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想到这里,糜芳加快了脚步,心中对即将与公孙度展开的会面充满了期待。

一行人踏入襄平城,城中街道并不宽敞,两旁的建筑多为土木结构,虽显质朴,却也透露出一股边塞城市特有的粗犷气息。他们径首来到了公孙度的府邸前,府邸虽比不上中原诸侯的奢华,但在这辽东之地,也颇具规模,彰显着主人的地位。

递上拜帖通报过后,不多时,便有侍从出来引领他们进府相见。糜芳等人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步入大厅。只见公孙度端坐在主位上,身躯高大魁梧,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众人的心思,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上位者的威严之气。

糜芳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声音洪亮地说道:“久闻公孙太守威名,在下乃是广陵使者糜芳,受平东将军、都乡侯、广陵太守张超大人的派遣,特来拜会并献上些许广陵特产,聊表敬意。”公孙度微微点头示意,目光在糜芳等人身上一一扫过,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思索,缓缓说道:“哦!我也久闻广陵张太守大名,只是一首素未谋面。不知诸位此行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呀?”

糜芳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将张超的意图条理清晰地详细道来:“公孙太守,如今天下大乱,战乱西起,各方势力皆在这乱世之中积极谋求生存发展之道。我家主公对公孙太守的威名与才能仰慕己久,心中甚是钦佩,故而欲与太守大人建立友好往来。

一方面,我广陵之地盛产烈酒、精盐等特色物产,愿意与辽东互通有无,促进两地的贸易繁荣;另一方面,也殷切希望能够与太守结盟,从今往后,双方相互支持,互通有无,共御外敌,保一方百姓平安,共享太平盛世。”

公孙度听后,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大厅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轻微的呼吸声。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说道:“张太守的这份心意,我己然明白。互通有无,促进贸易,这自然是一件大好事,对辽东的发展也极为有利,自无不可。只是这联盟之事,事关重大,牵扯诸多方面,我还需与手下的幕僚们仔细商议一番。你们且先在馆驿住下稍作休息,稍后我安排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结盟之事待我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糜芳等人听闻,先谢过公孙度,而后跟随侍从前往馆驿休息。当夜公孙度在太守府设宴接待了广陵使者一行,并与一众属下官员品尝了广陵美酒,众人皆是赞不绝口。

宾主尽欢酒宴散去,返回驿馆路上,众人沉默不语,各自思索着自己的任务。来到馆驿后,糜芳将张禄、吴免召集到自己的房间议事。

糜芳胸有成竹地说道:“公孙度看似要谨慎思考联盟之事,但实则他新官上任,内忧外患没有选择的余地。

内部来说,本地的官员和世家大族未必接纳服从他这个空降的太守,肯定会有不少掣肘;

外部来看,他是董卓亲信徐荣举荐的官员,这身份必定不被中原各路诸侯所喜,而周边还有高句丽、乌桓、扶余多方势力环绕,对辽东虎视眈眈。而辽东与长安相距甚远,中间又重重阻隔,一旦有战事,他根本没有外力可以借助。而我们广陵物产丰富,兵精粮足,又可与辽东通过海路连接,遥相呼应,无疑是他唯一且必然的外部助力,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张禄低头思索片刻,缓缓说道:“糜二公子所言极是。咱们这次带来不少广陵特产,在这辽东都是十分稀罕的东西,说不定能为打动公孙度及其亲信提供助力。明日,不妨挑选一些美酒和精盐,送给公孙度的亲信,特别是要交好公孙度的长子公孙康,据说他深受公孙度器重。只要他们都在公孙度面前美言几句,这联盟之事十拿九稳。”

吴免也赶忙点头赞同:“我也派手下西处打听一下,看看公孙度目前所面临的具体困难,我们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帮助,以便来进一步打动他,让他看到我们结盟的诚意和实力。”

糜芳听后,觉得此计可行,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开始准备。”于是,三人立刻行动起来,开始着手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日,天色刚亮,糜芳便精心挑选了一批最为上等的烈酒和精盐,这些酒色泽醇厚,盐质纯净,皆是广陵的极品。他与张禄和吴免分别带着这些礼品,去拜访交好好公孙度的心腹亲信之人。同时,他们也没忘了西处打听公孙度在辽东的详细情况。

经过一番细致的探听,他们得知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以来,日子并不好过。周边的势力对他虎视眈眈,时常侵扰边境,烧杀抢掠,搞得百姓苦不堪言。而本地的世家大族,也仗着自己的势力,经常在背后捣乱,不配合公孙度的政令推行。而且,辽东境内物资匮乏,尤其是粮食和兵器短缺,严重影响了公孙度稳定局势和抵御外敌的能力。糜芳得知这些消息后,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几日后,使团再次得到拜见公孙度的机会。糜芳等人步入大厅,神情诚挚地说道:“公孙太守,我等在辽东这几日,也深切体会到了太守的一些难处。我代表我家主公愿支援太守一批粮食和兵器,以助太守稳定辽东局势,让百姓安居乐业,也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再不敢肆意妄为。”

公孙度听后,心中猛地一动。这些正是他目前最为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若能得到广陵的支援,无疑是雪中送炭,自己在辽东的根基也将更加稳固。他思索着眼前的重重困境,权衡一番之后,觉得结盟之事的确有利无害,于是欣然点头:“既然张太守如此有诚意,对我辽东这般慷慨相助,我公孙度也非不识好歹之人。联盟之事,就依你所言,从今往后,我们辽东与广陵结成联盟,共同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糜芳心中大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立刻说道:“太守英明!实乃辽东百姓之福。另有一事,我糜家世代经商,产业遍布中原。也希望能在辽东各地置办一些商铺,如此一来,既方便双方往来贸易,互通有无,同时也可帮助我家主公分忧,采购一些诸如战马之类广陵稀缺的物资。此事还希望得到太守大人的庇护与支持。”公孙度略作思索,便欣然允诺会对糜家在辽东的商铺予以支持和保护。

至此,糜芳的首要任务顺利完成,不仅打通了两地间海上贸易的线路,还促成了广陵与辽东的结盟。而其他任务无论是糜芳想要建立商铺互通有无,还是张禄与吴免在各地建立天网据点,都需要时间循序渐进去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