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连环计

陈端献上“驱虎吞狼”之计,引得张超思路大开,他紧接着说道:“得子正妙计珠玉在前,我再补充一计,名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计与子正的‘驱虎吞狼’可谓是连环计。若实施得当,不仅事半功倍,丹阳甚至可能唾手可得。”

众人听闻,皆是一惊,旋即纷纷拱手,齐声说道:“愿听主公妙计。”

张超伏案而坐,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缓缓说道:“年初我等从南阳返回广陵途中,曾遇到一伙黄巾贼子拦路打劫,诸位可还记得?这伙黄巾残寇首领名为龚都,手下亦有贼寇数千人。据天网打探来的消息,他还有一结义好友,名为刘辟,亦是黄巾渠帅。二人合起来,手下的黄巾残兵不下万人,再算上家眷,人数更多。自黄巾之乱被剿灭后,他们逃窜于山野之间,平日里以打猎、采集和打劫为生,生活困苦一首想要寻一个出路。之前我曾有意招揽他们,支援了不少钱粮与种子,他们也有意投效,只是中间隔着庐江、九江两郡,又一首缺乏一个合适的契机。我觉得,如今夺取丹阳,便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张超目光炯炯,扫视众人,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在周家与芮家二虎相争、两败俱伤之时,用船把他们运过江去,让龚都与刘辟率领黄巾贼寇,一路攻城略地,占据丹阳诸县。而我们则正好举义兵,打着剿灭黄巾贼寇旗号过江,与龚都、刘辟形成默契。他们每占据一县,休整之后,我们便在其后追击,收复一县。如此一来,我们不仅从黄巾贼军手中收复了整个丹阳郡,还同时收获了人心。而这一切既不是从周太守手中夺取的也不是从世家手中夺取的。这样,不管是周太守、朝廷还是袁绍,都无话可说。诸位以为如何?”

各谋士心腹听闻此计,纷纷陷入深思。片刻后,众人皆眼前一亮,觉得此计甚妙。这不仅能让己方不付出丝毫损伤,还能避免与袁绍、周昕和袁术、孙坚结仇,可谓一举多得。

张紘起身拱手道:“主公此计,精妙绝伦。既借助了黄巾贼寇之力消耗丹阳各方势力,又能让我军以正义之师的形象收复丹阳,实乃上上之策。我战乎曹也将全力以赴创作文案予以配合。”

营帐内,众人正为张超与陈端的连环妙计赞叹不己,臧洪却微微皱眉,拱手行礼后,向张超说道:“主公,您此计虽妙,然其中尚有疑问。那龚都、刘辟虽此前表露过投效之意,但毕竟未曾真正归附,可会真心投靠,过江以后一旦成势还是否会听我等调遣?再者,该如何说服他们参与此事?事成以后又将如何安置他们?还请主公明示。”

张超面带微笑,神色从容,似乎对臧洪所提问题早有考量,缓缓说道:“子源所虑极是。此事关键,的确在于能否说服龚都与刘辟,以及后续如何安置。我亦欲派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汝南说服二人,许以钱粮和官职。你想那黄巾残寇,拖家带口数万人,长久流窜于山野之间,居无定所,时常饥寒交迫,缺衣少食,未来一片渺茫,堪忧至极。”

张超目光坚定,言语充满信心:“而我们只需向他们许诺,将来打下江东之地,必定对他们予以妥善安置。给予他们房屋土地,让他们能安居乐业,且与我广陵百姓一视同仁。如此承诺,对于他们而言,不啻于绝境中的希望之光,他们必定会归心。”

稍作停顿,张超接着说道:“至于龚都与刘辟,既然曾为黄巾渠帅,必然有一定的能力与武艺。待事成之后,可以授予他们官职,令其招安为官。以他们的处境,想必也不会拒绝这能为自己与手下兄弟谋得光明前途的机会。如此,不仅能解决眼前夺取丹阳的助力问题,也为日后收纳这股力量,壮大我军做好铺垫。”

臧洪听闻张超所言,心中疑虑顿消,再次拱手行礼道:“主公高瞻远瞩,思虑周全,此计必能成功。洪之前有所疑虑,实乃见识浅薄,还望主公勿怪。”

张超摆了摆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不过子源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一旦他们渡过长江,占据了一县之地,未见得一首乖乖听我等号令,也未见得会不会有其他心思。毕竟人心难测,在这乱世之中,为求自保与发展,不得不防。”

张超略作筹谋,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我们可以选派一些心腹基层将领加入其中,这些将领需忠诚可靠、有勇有谋,既能帮助二人指挥作战,凭借他们丰富的经验与军事才能,提升龚都、刘辟军队的战斗力,又能掌控他们的动向,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为未来接管这只军队做准备。如此一来,即便龚都、刘辟有二心,也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如此双管齐下,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其他心腹听闻此言,纷纷点头,对张超缜密的安排深感佩服。至此,利用龚都、刘辟螳螂捕蝉攻略丹阳,自己黄雀在后夺取并占据丹阳的策略初步确定,众人开始围绕此计,进一步商讨具体的实施细节,一场更为精密的布局在营帐内紧锣密鼓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