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锴再次婉言谢绝了章依然的好意:“不了,依然,我爸妈还在家等着呢,我就不去了。”
章依然顿时一脸的失望。
杨锴不忍心,又说了一句:“以后吧,以后肯定有机会的。”
章依然这才点了点头:“行,那可说定了。”
在车站又等了大半天的车,等回到家,已经是过了中午了。
一进门,谢颖翠就说:“儿子,你怎么才回来,没和他们一起回来?”
杨锴说:“我碰到一个同学,和她说了几句话,所以回来晚了点儿。”
“你不知道,刚才他们卖蝎子回来,二虎子和你西红婶还吵了一架。”谢颖翠一边给儿子盛饭一边说。
“哦,为什么?”杨锴随口问道。
“还不是因为那点蝎子。”谢颖翠说:“二虎子说西红的蝎子一共卖了三块八毛钱,可西红说她那蝎子至少有二两重,应该能卖五块钱才对,两个人就吵起来了。”
杨锴苦笑了一下,他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出:“这西红婶就不讲道理了,她那蝎子是人家医药公司的人用天平称出来的,大家都看见了,三块八毛钱没错。”
“是啊,二虎子也急了,说那么多人都看着呢,他好心好意帮她捎去卖,怎么就落不了一点好,还反倒成了坑人了?这不两个人就吵起来了。”
旁边的杨泽民说:“幸亏你想得周到,没有帮她捎着卖,要不然这屎盆子就扣咱头上了。”
“是啊,看来这好人还是不能当,以后离这种人远点。”谢颖翠也说。
杨锴点点头,把口袋里今天刚卖的钱交给谢颖翠:“妈,这是咱今天卖的钱,这回应该凑够三百块了吧?”
“够了,够了。”谢颖翠数了数高兴的说:“那我明天就给你姥爷送去,这下好了,不用再让你姥爷埋怨了。”
杨锴刚把饭碗凑到嘴边,听到这句话想了想说:“妈,明天我跟你一块去吧,我也这么多天没有去过姥爷家了。”
谢颖翠听了很高兴:“行啊,你姥爷要是看见你肯定会高兴的。”
杨锴嘴动了动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想老妈那你可想多了,我这个姥爷什么时候把我这个外孙当过孙子。他能把你当闺女,也就是因为要让你给他那宝贝儿子出钱而已。
这个谢老奎,心里除了儿子就没有别的人,根本不把女儿一家当亲人的。
当然,他要跟着谢颖翠去,也并不是因为好些天没见想姥爷,而是担心姥爷再为难母亲,所以过去给她撑腰的。
晚上,杨锴没有再去捉蝎子,也没让杨泽民去。
捉蝎子虽然挣钱,但同样危险,之前是为了凑那三百块钱,现在钱已经凑够了,他不想让父亲跟着自已去冒险。
杨泽民有点舍不得,毕竟捉蝎子来钱太快了,一天几十块钱,昨天虽说捉的最少可也有快二十块钱呢,对于这个没有什么收入的家庭来说太需要了。
但杨锴坚决反对:“爸,你手指头还肿的跟萝卜一样怎么去捉?而且这蝎子以后也捉不了多少了,村里那么多人去捉,以后会越来越难,我们应该想别的法子挣钱,譬如说养猪养鸡。”
杨泽民愁眉苦脸的说:“养猪养鸡是能挣钱,可那都需要本钱呢,咱家哪能拿的出那么多本钱啊。”
杨锴说:“钱的事情咱们慢慢想办法,只要有方向就行,咱们慢慢来,相信我,一定会有机会的。”
杨泽民叹了口气:“事情哪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不过虽然不太乐意,但杨泽民还是听了儿子的话,晚上没有再出去捉蝎子。
而村里的其他人则是看到卖蝎子这么挣钱,一下子看到了挣钱的门路,当天晚上几乎全村人出动捉蝎子。
一时间村子里的那些破窑洞,破院子,还有土地庙里全都是人,手电筒照的如同白昼。
还不时传来争吵和打闹的声音,争论着这只蝎子是谁先看见,又是谁抓到的,为了一只蝎子打得头破血流。
而第二天一早,一大群人又都聚集到了杨家门口,等着杨锴带他们一起去城里卖蝎子。
谢颖翠出来吓了一跳,连忙告诉他们今天杨锴不去卖蝎子,要陪自已回娘家,而且昨天晚上他们爷俩也根本没有捉蝎子。
大家听了都很意外:“泽民小锴爷俩昨晚上没捉蝎子?这么挣钱怎么就不捉了呢?”
“算了,人家不去就不去了,那咱们自已去吧,反正昨天不是去过了吗,咱们也能找到地方。”
“对,咱们自已也能去卖的。”
大家说着走了,西红婶则是在追在后边:“大山子,你帮婶子个忙好不好?把婶子的蝎子捎去县城卖行不行?”
大山子胳膊一甩:“西红婶,你还是自已去卖吧,我可不敢帮你卖,万一回来卖的钱对不上你的数怎么办?”
“是啊,西红婶,你的蝎子估计只有你自已能卖,别人谁也不敢帮你捎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西红婶急得都要哭了:“别啊,你们都不帮我捎着,我这点蝎子怎么卖啊?”
可根本没人理会她。
杨锴刷着牙走出来看了一眼,摇摇头又回去了。
吃完早饭,他就骑着葛二叔家的自行车,载着谢颖翠去了姥爷谢老奎家。
姥爷谢老奎家住在谢庄,离龙脖村有二十来里路,路过镇上的时候谢颖翠特意又花两块钱买了一大块猪肉。
嫁出门的闺女回娘家,不管什么时候手都不能空了。
而花了这两块钱,他们卖蝎子的钱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剩余了。
路上,杨锴再三叮嘱谢颖翠:“妈,这次如果姥爷再有什么要求,你千万不能再答应了。你也看到了,这蝎子越来越难捉了,我爸的手指头都被蝎子蛰了,肿成什么样子。我也马上要去县城打工了,你根本给他凑不到什么钱了。而且这三百块钱已经足够我小舅结婚用的了,我们自已家都没钱花了,拿什么再去填补他?”
谢颖翠说:“我知道,小锴,这次我们给他凑了这么多钱,你姥爷不会再说什么的了。”
杨锴心说那可不一定。
来到村口,正好遇见谢老奎挑着一担木柴往家挑,看见他们俩过来,谢老奎显得有些意外:“你今天怎么来了?”
杨锴停住自行车,谢颖翠连忙叫了一声:“爹,你怎么又去砍柴了,怎么不让三石去?他也老大不小了,该让他干点活了。”
说着就准备过去把谢老奎的担子给接过来,杨锴连忙说了句:“妈,你推着车子,我来挑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