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赵国志计划的那样,第二天一大早,附近派出所,还有县公安局的公安就已经来到了龙脖村。从村东到村西,每个村口都有,看样子足足有几十个公安。
连公安局长柳大龙都来了,县局的头头们也都几乎是一个不落。局长,副局长,政委,还有各乡镇派出所的所长。
龙脖村下属韶北镇,韶北镇的派出所长朱天忠正陪在柳大龙和几个局长政委面前,柳大龙的脸色很不好看。毕竟现在可已经是大年二十七了,还有两三天就是除夕。这会儿出了偷枪的案子,要是再出凶杀案,那他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所以他不惜调动了全县大部分可以调动的警力,争取尽快把偷枪的嫌疑人捉拿归案,避免更大的案件发生。
案件是昨晚上十二点接到报案的,报案的是山上的一个护林员,他是晚上十一点多发现枪丢失的,而之前他一直在小屋里,只有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出去上过一次厕所,回来以后就钻到被窝里睡觉了。等到晚上十一点多准备起来巡视一下山林的时候,却发现挂在墙上的枪不见了。
接到报案的韶北镇公安民警到现场勘察了以后汇报给了所长朱天忠,因为涉及到了枪支,所以朱天忠不敢怠慢,赶紧汇报给了局里。
现在,一大早的县局领导就带着大批公安,开始对附近的村子进行调查,希望能尽快找回丢失的枪支。
根据柳大龙和大家的分析,作案者应该就是附近的村民,因为对护林员居住的环境和习惯很熟悉,才会这么轻易就把枪偷走的。所以当前要做的就是先对临近几个村子进行盘查,看能不能找到需要的线索。
而龙脖村距离最近,自然也就成了调查的首要目标。
百十名公安把守住了村子通往外界的各条大路,然后从村子两头朝中间逐一进行调查。龙脖村的村民们吓坏了,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看到这么多公安挨家逐户还牵着狼狗进屋搜查,都是一个个紧张兮兮的。
有些爱打听的村民则是聚集在一起,低声议论猜测着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赵国志就混在这些人中间,一边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一边盯着杨锴家的门口。
他在等着公安搜到杨锴家里,然后从中搜到护林员丢失的枪支,从而把杨锴“绳之以法”。
杨锴的家在村子东头的第四家,所以没用多长时间就搜到了这里。看着派出所长朱天忠带着两个公安走进杨锴家的院子,赵国志开始激动起来,他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上,两只眼直盯着那个门口,等着激动人心的一刻。
那边,杨锴一家人正坐在那里,一边吃着饭,一边议论着外边发生的事,杨泽民两口子猜测着到底出了什么大案,怎么来了这么多公安,还要挨家挨户的搜查。
这时候朱天忠带着两个公安走进了院子,一家人赶紧从屋里出来,朱天忠和他们打了个招呼:“老杨,镇上出了个案子,山上丢了一些东西,县局很重视,要求我们对全村进行搜查,把东西找回来,不是针对某个人,你也别放在心上。”
杨泽民是老实人,只是连连点头,什么话也不会说。
倒是杨锴说了句:“没事,朱所长,配合公安调查是我们的义务,更何况你们这也是在保护我们的安全,找吧,需要我们配合的你尽管说话。”
朱天忠对他的态度很高兴,因为之前搜查前几户人家的时候,几乎都是很不高兴,也很不配合,让他们费了半天口舌,甚至朱天忠没办法黑了脸发了火这才顺利搜完。
“行啊杨锴,到底是读过高中的,懂道理,这村里人要都像你这样通情达理,我们的工作可就好做多了。”朱天忠高兴的说着,一挥手:“行了,你们俩到屋里都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两个公安进屋检查去了,朱天忠则是留在院子里询问杨泽民:“老杨,我记着你们家就你们三口人是吧?”
杨泽民连连点头,杨锴主动说:“朱所长你记性真好,我家就三口人。”
“那昨晚上你们都在家吗?有没有出去过?”朱天忠又问。
“都在家,你也知道,咱们村里没通电,我和我爸也都不喜欢打牌,所以吃了饭我爸妈他们早早就睡了,我坐在被窝里点着油灯看了一会儿书就也睡了。”杨锴说。
朱天忠点点头:“爱看书是好事,听说你上学的成绩还挺不错的,怎么就不读了呢?对了,你昨晚上听见有什么动静没有?”
杨锴摇摇头:“没,没听见有什么动静。”
两个人正说着呢,柳大龙从外边进来了,朱天忠赶紧过去,柳大龙询问了几句,在两个屋里检查的两个公安出来了,朝朱天忠摇了摇头。
朱天忠对柳大龙说:“柳局,这家没问题,我们继续下一家吧。”
柳大龙点点头,扭身朝门口走去,朱天忠对杨锴说了句:“行了,杨锴,没事了,我们去别处再看看。”
听到这句话,刚走了两步的柳大龙又转过身来看着杨锴:“你叫杨锴?”
杨锴一愣,点了点头,朱天忠也是疑惑的问:“怎么了,柳局,你认识吗?”
柳大龙没有回答他,而是走到杨锴面前,上下打量了他几下,然后说:“杨锴,你认识葛书记吗?”
杨锴一愣:“哪个葛书记?”朱天忠也是一头雾水。
柳大龙没有回答,也没有再问下去,而是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边写了一串数字。他把这张纸递给杨锴说:“拿好这张纸,以后要是遇上什么麻烦的话,就打这个电话。”
杨锴有点迷糊,但还是接过了这张纸条,看了看上班的电话号码,把纸条叠了叠,放在了贴身的衬衫口袋里。
而柳大龙也没有再和他说什么,转身对朱天忠说:“走吧,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