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替杨老板出主意

文三儿走进院里,见里面花鸟鱼虫应有尽有,心道:“到底是艺术家,这里倒像个小型的花园。”

这时杨易臣的女儿杨秋萍先迎了出来,很有礼貌地向罗教授问好打招呼,两人寒暄说笑了几句。

文三儿见杨秋萍没和他说话,主动的贴了上去,笑道:“哎呀,秋萍姑娘原来是杨老板女儿,怪不得有种将门虎女的感觉。”

杨秋萍瞥了他一眼,嗔道:“你这么说,是觉得我泼辣啦?”

文三儿笑道:“这是你自已说得,我可没这意思。”

杨秋萍白了他一眼,道:“好好拉你的洋车得了,瞎贫什么呀!”

杨易臣这时匆忙从北房中迎出来,冲罗教授抱拳道:“罗先生,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对着杨秋萍道:“来的都是客,不许你对这位......(罗教授这时道:“他叫文三儿。”)文先生无礼。还不进去?”

杨秋萍嘟着嘴走进屋去。

杨易臣、罗教授两人寒暄了几句,分别落座,佣人送上冰镇的酸梅汤,给文三儿也来了一碗。

他们两人渐渐聊起正事儿来。

文三儿则坐在鱼缸旁的阴凉下,一边喝酸梅汤一边四处望看,杨易臣、罗教授两人的谈话也不断的传入他的耳内。

原来是常年吸引有钱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的杨易臣名气太大,陆中庸为了讨好日本人,欢迎大日本皇军进驻北平,主动联系汉奸团体组织了一场堂会,非请他前往出演拿手好戏《铁笼山》。

杨易臣极有民族气节,再说他一直演的都是忠义角色,如何能为日本人唱堂会?于是便断然拒绝。

谁知那陆中庸阴的很,回去后也不知怎么和日本人说得,将杨易臣的母亲杨刘氏“请”去宪兵队,明显就是拿老太太做要挟,强迫他就范。

杨易臣是个出名的大孝子,如此一来,顿时慌了神,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罗教授虽是个学富五车的大教授,可在处理这种事儿时,一时间也没有好主意,再说他们这种知识分子,即便能出出主意,可也需要有人来执行。

于是两人商量了半天,长吁短叹倒是不少,可一个正经可行的办法也没想出来。

文三儿的酸梅汤喝完了,感觉还没过瘾,便走上前,叫佣人王妈再给他盛一碗。

王妈瞪了他一眼,虽有些不愿意,可知道主人好客,便接过碗来回厨房给他盛去了。

罗教授见文三儿酸梅汤喝上了瘾,竟又指使起王妈再给他盛,便有些斥责道:“我说文三儿啊?现在都什么时候啦,我们都急得团团转,你倒好,酸梅汤喝了一碗又一碗,也不说帮杨老板出出主意!就白喝呀?”

文三儿嘿嘿一笑,慢慢走过来,道:“出出主意,那还不容易,不过见你这个大教授在这里,我这拉车的哪好意思开口。”

罗教授白了他一眼,道:“你哪那么多话,你常年在街面上混,也许能想出一个管用的主意呢?”

文三儿道:“要我说,杨老板有两个选择,一嘛,就放出风去,说是日本人拿您老太太做要挟,您为了尽孝,不得不去。这样一来,我想百姓们不但不会怪您为日本人唱戏,还会更恨日本人。

您的名声也就保住了,这样一来,皆大欢喜。”

罗教授骂道:“这算什么皆大欢喜?!杨老板岂不受了大委屈。”

文三儿道:“杨老板可以和日本人多开些价,哪怕后来将这些钱捐给抗日武装或是穷苦百姓,这不也是一种抗日的手段么!”

杨易臣转头瞧了瞧文三儿,觉得他说得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让他屈服于日本人的要挟下,总是有些不情愿,于是问道:“那另一个选择呢?”

这时王妈将酸梅汤拿了出来,文三儿接了过来,喝了一口,道:“那就是找陆中庸这王八蛋。”

“是把他杀了么?”杨秋萍不知什么时候走出了房间,接口道。

杨易臣烦躁地呵斥了一声,道:“你一个女孩儿家家的,懂什么?成天打打杀杀的,是你该干的事儿?”

杨秋萍被他父亲斥责的脸颊通红,欲说什么,最终忍住了。

文三儿接着道:“真杀了陆中庸,这事儿反倒不好办了!我的意思是,找陆中庸谈一谈,让他想办法让老太太回来,若是回不来,就杀了他。我想这小子为了保命,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让老太太平安回来的。

在糊弄日本鬼子这方面,就是十个罗教授也不及一个陆中庸。”

杨秋萍被文三儿的话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好,就这么办,明天你拉我去找陆中庸。”

“你去?”杨易臣、罗云轩两人都愣在那里。

文三儿反倒觉得杨秋萍这姑娘身上透出一股办事儿干脆利落的狠劲儿,觉得她能办成这事儿,道:“好,你定时间,我到时候来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