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转移震慑

文三儿登时涨红了脸道:“我怎么和她动手动脚来着,我要是不碰她,如何能给她治伤照顾?你们两口子可不能空口白牙的胡说八道啊?!”

杨秋萍拄着拐杖走出来道:“快别吓他了,瞧他那小胆儿,再说下去没准真急眼跑了。文大哥对我照顾的很好,是为正人君子,不欺暗室的好人。”

文三儿笑道:“我也倒没你想象得那么好,只不过不愿乘人之危罢了,再说你们家这位可是个狠角色,我要真做了什么,刚才一进门他还不把子弹直接射过来?”

徐金戈笑道:“你知道就好,刚才开个玩笑,你救我老婆一命,我欠你的,我记得。这些是一千块大洋,你先拿着。”

文三儿没有接,笑道:“不瞒二位,那个敲诈商户的李二虎让我刚抢了两千大洋,我对于这点钱倒是不大在意,你们缺钱就先留着用。”

徐金戈瞅了一眼杨秋萍,笑道:“文三儿,你不拿,这是嫌钱少啊?告诉你,我们虽是军统的人,可收入也不是很多,你要是......”

文三儿伸手将钱接了过来,掰开一半,又递给徐金戈,道:“钱我拿了,你这次回来只怕是想接杨秋萍出北平养伤,那自然需要钱,我这五百大洋算是借给你们的,这总行了吧?”

徐金戈略犹豫了下,伸手将钱接了过来,他这次回来并没有通知军统,而是私自行动,路上什么哪都需要钱,便没有客气,对文三儿感谢道:“文三儿,我以前对你印象不怎么样,如今是我错了,以后我会对你另眼相看呢!”

文三儿笑道:“我管你怎么看我,我才不在乎嘞!咱们也别多耽搁时间,我瞧你们还是你们越早走越好些。”

徐金戈道:“那估计还得劳累你拉我们出城!”

文三儿道:“没问题,我就是干这行的么!”

徐金戈于是和杨秋萍化了化妆,扮成一对商人夫妇,由文三儿拉着出城去了。

路过城门口,日本人盘问了几句,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放行了。

徐金戈临走时,紧紧握了握文三儿的手道:“你的恩情我会记住的。”

文三儿淡淡一笑,道:“我要是为了让你报恩,压根也不必冒这么大的险了。你老婆真是个小辣椒!”

徐金戈朝他胸前打了一拳,道:“你小子,可别动什么歪心思!”

说完,坐上来接应的骡车,双双离去了。

日本人究竟是没调查出到底是谁参与刺杀的王克敏,可这事儿不能就这么了结了,日本情报部门猜测是军统动的手,于是便随便抓了几个替死鬼,给北平市民们表演了一场游街示众、公开处决的震慑戏。

当天前门大街两侧的小巷胡同里,人们纷纷快步走出院落,沿着胡同奔行着,聚集着,南北走向的前门大街两侧的街上很快便挤满了人。

人们互相打听着,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后来才知道是日本人通知居民出来观看和日本当局作对的下场。

北平人对于公开处决犯人可是见怪不怪,早年没共和的时候,菜市口不总砍人么?有人还专门接人头血沾馒头吃,据说能治病。

所以日本人搞这套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冲击力。

可当天的情景也让北平的市民再一次对日本鬼子的残忍无情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个四肢被钉棺材盖的打铁钉牢牢地钉在门板上的人早已昏迷不醒,身上没一处好的地方,被游街示众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当众被凌迟处死。

宪兵队队长黑田中佐在现场还喊话道:“这就是和大日本皇军作对的下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们北平居民要认清形势,好好的做顺民,如果胆敢和皇军作对,再搞什么恐怖活动,他们就是你们的下场!”

《新民日报》总编辑陆中庸在现场还对黑田中佐进行了采访,问他自从满清结束后,中国便没有再实行凌迟这种残酷刑罚,问他为何要在今天重新对这五人再次实施?

黑田中佐笑了笑,道:“这正是我们逐渐融入你们传统的一种形式,贵国历代官府喜欢让犯人在被处决之前进行游街示众,用以教化威慑天下民众之目的。

而造反最终都是以凌迟处死为惩处手段,震慑的效果十分有效,我们也是尊重贵国的风俗,入乡随俗而已。

陆先生学富五车,不知道同不同意我的观点?”

陆中庸有些尴尬地笑道:“这个......嗯......”

日本人这次打错了算盘,这次的公开游街处决虽有些震慑作用,却也让北平的市民对他们日本鬼子更加痛恨,虽不敢公开表达,但在私下看日本兵的眼神中显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