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章 俗世

乌椿接过他递来的已经切好的蛋糕,对上他一双黑亮的瞳孔,不知所措。

“你看,你的生日是值得所有人庆贺的日子,你从来都不会对不起谁。”司向淮顺手在蛋糕边缘刮了一小块奶油,温柔地点在乌椿鼻尖上。

女生刚才已经哭得不成样子,现在眼眶红,鼻尖也红,愣愣地看他,又认真地点头。

“我保证,等你明天一觉醒来,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会消失不见。”司向淮又对她说。

“真不把我们当外人……”方所有抹掉脸上所有的奶油,从沙发里捞出自已的手机,那边已经黑屏。

但是两人谈话的内容被他们听了个一干二净,也算是见识到了小司少爷在线哄人的场面。

小情侣甜到他们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打闹,围在手机边上都是一脸姨母笑。

“手机……司向淮……”乌椿被人捧着脸接吻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还没挂断的视频通话。

“挂了挂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边陈乐第一个反应过来,按断方所有的视频界面。

……

“礼物之一。”

乌椿后来被司向淮牵着手套上一枚银戒,款式不算张扬,很耐看。

男款简约大气,女款戒圈中间镶嵌一颗大小恰到好处的钻石。

乌椿指尖有些发抖。

“其实很早就想买了,但是没有喜欢的款式,所以托我姑姑认识的设计师重新按照自已的意愿设计了一对,在你生日前几天才做出来。”司向淮轻声解释。

戒指内圈刻着一串简约的数字,是对方的生日日期。

乌椿看着自已戒指里的0917愣了好一会。

而司向淮的男戒刻着的0115则刚好对应今天的1月15日,乌椿的生日。

“其他的礼物暂时还在京港,我出门比较急。”司向淮说。

乌椿闻言问一句:“你考完试就开车赶来了?”

按照他到达医院的时间推算,从京港走高速自驾过来需要四个多小时,他一下午几乎就没怎么休息过,一直在连轴转。

乌椿心里忽地一酸,忍不住在他唇上亲了一下:“司向淮,你就不怪我临时打乱你给我的庆生计划吗?”

他一看就是筹备了很久,换做任何人可能都会有些泄气或者抱怨,可是眼前的人似乎完全没有任何的意见或是脾气。

“你肯定有急事要处理,我有什么可怪的,庆生也是给你庆的,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合适的地方。”司向淮牵过她的指尖,吻轻轻地落在她指节。

两人又在车里腻了一会儿,车厢里安静温暖,好像能隔绝掉所有的压力和严寒。

乌椿也好像暂时不用面对那些恼人又杂乱的事,只是待在司向淮身边,就感到十足的安心。

后来两个人一起将未吃完的蛋糕提到了病房,和奶奶还有其他的病患都分了一些。

司向淮很有分寸,礼数也到位,肉眼可见病房里几个刚才还跟着嚼舌根的病人现在对他只有欣赏。

奶奶的脸色还是不喜不怒,毕竟是疼了乌椿十几年的人,不可能会因为司向淮一些表面功夫做得好就跟着路人接受他。

老太太始终还是有些质疑戒备的。

司向淮倒也不过分地殷勤献好,似乎已经有了长远的计划和打算。

后来出了病房,他冲乌椿展示自已的手机屏幕,上面显示他已经在医院附近的某家连锁酒店订了一个星期的房。

乌椿有些意外,开口:“你要待这么久?”

“伤筋动骨一百天呢,奶奶起码得恢复几个月,我才待一个星期怎么了?小椿老师要赶我走?”他语气认真。

乌椿拿他没办法。

只是樊庆这么一座发展落后的小城,司向淮光是站在医院装修陈旧的楼道里都显得格格不入,乌椿实在是没法想象也不好意思让他多在这里耽搁。

可是司向淮已经是一副下定决心的模样。

乌椿后来请了一个护工帮着一起照顾奶奶,她也不必那么劳累。

不想回家和乌志国还有岑芳待在一起,乌椿跟着司向淮住酒店。

司向淮比她要操心。

小司少爷第二天一早喊她起来,拉着人一起逛菜市场。

他一身衣物都是价格不菲,气质也矜贵不落俗,偏偏游走在嘈杂拥挤的菜场里却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比乌椿还老道。

“老板,排骨多少钱一斤啊?”司向淮指指猪肉铺里打着灯光的猪肉。

老板拿着大刀剁着猪后腿,头也不抬,“35。”

“这么贵?”司向淮颇为惊讶地回一句。

乌椿忍不住勾唇,悄声拉着他的衣袖问:“你这么懂?”

平时大家在学校都是吃食堂,司向淮就算是自已下厨研究做菜其实也算不得是很频繁的事。

眼下他却端出一副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夫的模样,倒是有点出乎乌椿意料。

“我装的。”司向淮低声回一句,又说:“平时很少买猪肉。”

这是实话,他不爱吃猪肉,而乌椿是不爱吃所有肉类。

大部分时候他都在研究两个人都喜欢的菜品,猪肉首先就被排除在外,不知道价格行情也是情有可原。

乌椿听了他的话,差点没憋住笑。

大学生别的不说,装倒是挺能装的,就算不精通菜价,但买菜第一件一定是装模做样地问一句多少钱一斤。

“早上现杀的,现在猪肉都涨价。”老板说。

“那给我来两斤吧。”司向淮说。

两人后来满载而归。

白天的时候岑芳要上班,乌志国也不在家,房子里没人,乌椿带着司向淮回去做饭。

老式的居民楼小区,挨着樊庆当地最好的高中,地处老城区中心,虽然破败了一些,但是烟火气很足。

司向淮进了家门,很快就在厨房里忙活出一顿午餐。

现炖的玉米排骨汤,又炒了一荤一素,两个人吃完,乌椿找出家里的保温盒给他装好要送去医院的饭菜。

越是相处就越发现他适应能力实在是惊人,在哪里都能过得如鱼得水,一点儿不矫情。

乌椿跟着他开车前往医院的路上路过很多地点,她都一一为司向淮做出解释。

“实验二小,我小学。”

“夏天晚上偶尔会停电,就会被奶奶牵着手到这个公园散步。”

“这条河以前经常会有人游泳,后来水质变差了,又修了新桥,很少再见到有人下河。”

……

从家里到医院,每个地点都藏着乌椿成长的足迹,司向淮车子开得又稳又慢,安静地一路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