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李世民的谋划

“届时我等出兵,必须要做到以快打快。”

李世民侃侃而谈,李放和赵祯就只有听着的份了。

“先要占据尚书省,然后发明旨尽数司马昭之罪,同时大军必须占据宫内各门!夺下禁军的兵权!这一点就要看曹彦士的胆魄了,看他这个新上任的皇帝敢不敢直面禁军众将。”

这一点李放并不担心,曹髦若是没有这个勇气,自己也没必要帮他了。

“陛下尽可放心,历史上的他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也只是以备万一问一句罢了,毕竟眼下的曹髦和历史上几年后的曹髦心思不一样,万一呢?

万一他们带着兵去了,结果曹髦自己反倒掉了链子,那还不如不去。

“若曹彦士有此胆魄,在司马师死讯公开,司马昭又不在的情况下,大部分禁军将领是不敢赌的。”李世民继续说道,“如贾充、成济那样的人终是少数,大兵压境之下,大部分将领都会坐观成败。”

李世民说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

历史上曹髦起兵冲出皇宫的时候,那些个禁军将领也只敢围着,不敢做出任何其他举动。

像是阊阖门守卫满长武,此人是曹魏名臣满宠的孙子。

在司马昭起事时,他负责把守阊阖门,接连拦下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干、还有司马昭的参军王羡,让他们只能绕路东掖门入宫,不能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

当然可以说,满长武就是一根筋,不知道变通。

可能在洛阳做官的人,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蠢货吗?看不清楚形势?

曹髦在宫内起兵,司马家的人赶去皇宫里就是处理这件事的,满长武此时拦下司马干与王羡,他不可能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毕竟从他的角度看,若是事后司马昭赢了,他这是尽忠职守,别人无可指摘,顶天了多熬几年资历呗。

而曹髦若是翻盘了,他也有话可说。

不管他是不是这么想的,从他的角度看,明显满长武进退皆可。

可惜的是,他的计划虽好,偏偏摊上了司马家这些人。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命人抓了满长武,然后在拷问时死于杖下,他父亲满伟也被牵连,免为庶人。

当时的人都为这父子二人鸣不平,可已经无济于事了。

李世民相信,在曹魏朝中,像这样的两面派是有很多的。

说到底,司马家掌权时间过短,根基不深,这和曹操的情况还不一样。

曹操手里的东汉小朝廷,那几乎是曹操一手重建的,就那还有不少心存汉室的人不断发动叛乱。

而司马家篡了曹魏皇权,明面上不会有人说什么,但背地里大家的人心向背那就不好说了。

搞政变这种事,最要紧的不是声势有多大,而是看能不能争取到更多的人支持。

就比如玄武门之变时,朝廷里的禁军忽然就在史书上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堂堂大唐皇宫,就这么让李世民的八百人横行无阻,这其中的深意令人深思。

在李世民的布置下,李放如拨云见日一般,终于有了头绪,起码知道政变时大家需要干什么了。

“宫中的布置大体就是这些。”李世民的计划暂告一段落,他看向李放,“至于宫外的情况......”

“不知你说的那第三支部队是什么情况?未知其貌,朕暂时不知该如何分派。”

对于朱棣,虽然李放相当不爽他的脾气,不过对他的战斗力李放是没有怀疑过的。

“这一点陛下大可放心。”李放简单的给李世民说了一下朱棣的“光辉战绩”。

“藩王造反嘛......”

李世民略显惊异,不过倒是对朱棣手下的战斗力有了个初步的印象。

“我们三方联合,虽然军队战力很强,但毕竟分属三朝,互不统属,因此最好不要一起行动。在我带兵稳定皇宫时,我是想让这位大明的皇帝前往宫外,去攻打司马昭的府邸,只要捉住了司马昭,这场动乱就算是平定一半了。”

说着李世民看向李放,想看看他是什么意见。

李放当然不会有意见了,他自知是外行,因此从不会否决内行人的提议。

赵祯在一旁听了半天,忍不住开口问道:“那朕这边呢?我大宋禁军又该如何行事?”

“赵官家......”

李世民知道赵祯只有三百人,虽说都有火枪,可李世民还是拿不准火枪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因此也不好分派。

况且,李世民觉得,其实有自己的八百人,搞个政变已经绰绰有余了,其他人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朱棣的大明军队战力强大,让他去宫外攻坚,至于赵祯......

“司马氏党羽众多,朕看这资料里也有不少曹魏大臣的住处所在,不如赵官家带人将他们尽数捉进宫来如何?”

像是司马孚、王祥这样的老臣,说他们不重要吧,他们确实举足轻重。

但要说他们重要,一堆老头子,确实也很难翻起什么风浪了。

交给赵祯的人去办,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赵祯倒也不挑,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李世民点点头:“暂时就先这样吧,具体如何行事,还要看情况随机应变,不可只拘泥于计划。”

“已经很完善了。”经过李世民的分析,李放信心大增,“我这便回去通知大明的人,然后与曹魏那边通个气,确定发动的时间。”

李世民起身相送:“那朕就开始着手整军了,静待佳音。”

在大唐耽搁的时间不短了,李放也不继续墨迹了。

和大唐君臣拜别之后,带着新鲜出炉的方案李放和赵祯离开了大唐。

亲眼看着二人消失在原地,房玄龄和马周又是一阵惊讶。

一旁的长孙无忌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他看向李世民:“大家,咱们真的要去趟曹魏这浑水吗?虽然是出其不意,但那毕竟也是一个国家,咱们只带八百人去,是不是有些少了?”

刚才李放在时,长孙无忌不敢说,现在方才开口。

“怎的?辅机这是怕了?”李世民笑着问道。

长孙无忌站直了身子:“大家这是说哪里的话?臣自大业十三年随军以来,何曾怕过?只是陛下乃万乘之尊,何以亲临险地?再者,为他国之事,折损我大唐将士,臣心有不甘!”

李世民招招手,示意他别那么激动。

然后巡视四周看了下房玄龄和马周,这二人表情也略有变化。

李世民轻笑一声:“你二人也是如此认为的?”

房玄龄拱手:“我大唐将士为他人拼杀,臣心中确是五味杂陈。只是大家有言在先,臣亦不想让大家失信于人,个中滋味......”

房玄龄欲言又止。

马周则开口说道:“臣知大家心意已定,只是臣以为,此番前往曹魏,乃是为他夺权而去。事成之后,可否能让其略表寸心,以慰我大唐将士?”

马周并不反对李世民出兵,但他想的是,让曹髦给表示表示。

李世民看着这三名心腹大臣,摇了摇头:“诸卿所言,各有其理。只是,朕心中所想,你们尚不知晓啊!”

说着,李世民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出兵之事朕已决定,再无更改,朕去整军,尔等莫要再谏了。”

见李世民这副模样,三人反而是放心了下来。

跟随李世民这么多年了,他们对自家这位皇帝的性子也是极为了解,他什么时候吃过亏?

既然李世民如此说,那就证明他有他自己的目的,所以无需他们多言。

三人对视之后,重新坐回电脑前,继续处理政务。

-----------------

李放和赵祯回了现代,二人歇了一会儿,坐在沙发喝口水。

“你觉得他那方案怎么样?靠谱不靠谱?”李放开口问道。

相比以前,现在的李放还是多少长了几个心眼的。

在李世民跟赵祯之间,他自然是更信任赵祯。

赵祯沉吟片刻:“就我个人来说,我不知道。”

“呃......”

李放无语:“那你还搁这给我装深沉!净说废话!”

赵祯喝了口水,无奈的回道:“你也不看看那是谁,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欸,就咱俩这水平,就算他有什么没说的隐秘,咱俩能看出来吗?”

李放无语了。

确实,在战争这块,他俩绑一起都看不到李世民的车尾灯,段位相差太大,连李世民的操作他俩都看不清。

“不过吧......”

赵祯话锋一转又往回找补了一下:“我觉得应该是还算靠谱的。你看啊,其一这是他事先答应你的事,唐太宗没必要刻意去搞破坏,他和曹魏又没仇?”

“再一个,他就算有什么谋划,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带了再多的人,你一下子就能全给他们送回去,这事他也知道。抢占不了曹魏的土地,更拿不到什么资源,没好处的事,他为什么要冒险?”

“嗯。”李放微微颔首。

照他这么说,李放确实安心了不少。

“反正马上要去大明了,让朱老四看看这份方略,咱俩看不出问题,他肯定能,到时候就知道了!”

李放将茶杯放下,站起身来示意赵祯跟上。

没多废话,二人再次穿越到了明朝。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后,李放二人见到朱棣。

皇宫内的花苑里,朱棣接见了两人,旁边还有朱高炽。

“怎么?你们俩这次一起来,是想在咱这儿找回场子?”朱棣斜视二人,重点放在了赵祯身上。

他现在还记得,就是赵祯和李放一起,当初给自己来了一下狠的。

态度自然就略有不善。

有求于人,李放自然就没那么硬气了。

他陪着笑脸说道:“这都过去多久了,陛下怎么还记着呢?那些事说出来,不是有损陛下的威名吗?”

朱棣颇感意外:“今日怎的这么懂礼?都开始叫上‘陛下’了,咱可是极少从你嘴里听到这种称呼。”

李放不好意思的笑了下,正准备开口解释。

“我......”

“打住。”朱棣拦住了他,“咱知道你有求于咱,不过且先慢来,先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说着,朱棣朝着儿子挥挥手:“老大,给他看看。”

朱高炽表情略显复杂,走到李放身边:“先生过目。”

李放有些懵,接过一看,是一份纸质的记录,上面写着不少字。

【今天差一点就五杀了,表叔你那一波是真的坑啊。】

【那干脆下回单排算了!】

【不行的话,把那位武娘子也拉上一起?女帝欸,大局观应该不错吧?三排的话,拿人头应该能容易不少。】

【你可真敢想,先祈祷此事不会被我姑丈告诉陛下吧。】

之后的记载,大多都是关于一些游戏的术语,什么双杀、三杀、推塔、拿龙的。

李放当然很熟悉,可这在朱棣和朱高炽眼中就有些不明所以了。

他们虽然不知道别的话是什么意思,但两人还是认识“杀”这个字的,更别提人头了。

发现李放看过之后,朱高炽忍不住问道:“先生每日到底在教导他们什么?不是说现代戒律森严,到处都是摄像头吗?这杀人之事可是真的?还是说是什么电影之类的事务?”

“电影?”朱棣冷哼一声,“你看你那孽子说的什么,话里话外都是他亲手干的,怎么可能是什么电影!”

朱棣冷峻的眼神盯着李放:“说!你到底教咱的孙子干什么了?”

李放总算是回过味来了。

他不可置信的看着朱棣:“你TM连自己十岁的孙子都监听啊?锦衣卫管的这么宽吗!”

朱棣表情略显不自然,但很快他就调整了过来:“别扯开话题,你今日必须给咱解释清楚!”

李放无奈,只能一边在心里吐槽朱棣的变态,一边将之前发生的事解释了一遍。

朱棣和朱高炽的表情这才缓和下来,不过这是对李放的。

“游戏......”

朱棣呵呵冷笑:“这两个小子,是皮又痒了,咱送他们去进学,他们倒好,给咱来个玩物丧志。”

看着朱棣的表情,李放心中只能为现在在自己家里的徐钦和朱瞻基默哀了。

希望他们俩喜欢这个“惊喜”。

朱棣收拾好了心情,开口问道:“说说吧,你今日带着赵宋官家来找咱,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