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武帝的神色也凝重了几分,只是众人眼见帝王没有阻止的意思,便知道这是默许了。
当下,伤亡过半的萧廷善一行人,有人在远处点着火把,朝沈舒意这边的车弩扔去,与此同时,另外的侍卫也将手里的长箭换成了由火油点着的箭矢。
众人不由得提起心来,替沈舒意这边捏了把汗。
墨宇冷笑出声,显然早有防范:“雕虫小技。”
下一瞬,让众人诧异的是,那车弩上竟然喷出水来,眼见着这一幕,乾武帝不由得也站了起来,略显错愕。
“这车弩还能喷水?”
乾武帝问出了众人心里的问题,墨宇当即上前道:“回禀陛下,是草民之前闲来无事,研究的不值当的小玩意。”
“之前造出车弩后,明月郡主曾提出,若将弩车远距离运往边疆,未免劳民伤财,代价太大,所以后来草民就研究着将这弩车拆解重组,如此便于运送。”
“除此之外,明珠郡主还同草民商议过,如何能攻克这车弩?车弩又最惧怕什么?后来草民和郡主讨论,以为此车弩最怕的就是火攻。”
人困在车弩里,无处可逃,西周盾牌坚硬厚重,但为了平衡重量,车内又选用了不少木质结构。
如此一来,这车弩最怕的就是火攻。
既然想到了问题,那就要去想如何解决。
“恰巧草民此前闲着无事,鼓捣了一些小玩意,其中便有这种喷水箱,草民改良一番后,将其安装在了这弩车之上。”
墨宇侃侃而谈,对于帝王虽没有多少敬畏,身上却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率首。
乾武帝赞许的点了点头,转头看向场上的局势。
萧廷善一行人火攻失败,并未给战况带来多大的改变,反倒是惹得沈舒意一行人反扑。
几名侍卫的配合越发娴熟,对于车弩的控制也越发灵便。
在沈舒意的指挥下,车弩和侍卫们配合得当,反倒是萧廷善那边,因为受到箭矢压制,那床弩迟迟动不了位置,最后床弩被迫和侍卫们分离,逐个被击破。
眼见侍卫越来越少,敌军也己经攻上了床弩,萧廷善的脸色有些维持不住的阴沉。
他攥紧手指,胸口憋闷的厉害。
好一个沈舒意,我一腔心血,到最后竟然又为你做了嫁衣!
墨修看着这一幕,更是失神。
“原来,他真的造出了车弩……”墨修喃喃自语。
萧廷善压着火气,缓缓道:“若再给你些时日,你可造得出?”
墨修苦笑摇头:“不能。”
他想过也试过,可都失败了,尤其上次被墨宇嘲讽后,更是埋头研究了许久,可惜,到最后还是徒劳无功。
于墨家而言,有时候努力并不是那么重要。
在绝对的天赋前,努力不值一提。
或许,这就是他和墨宇的差别……
萧廷善听着这话,恍惚片刻,更是恨的不轻:“你不是自诩墨家第一人?你身为墨家家主,如何连一个小辈都比不过?”
墨修没说话,只是沉默。
造不出就是造不出,不是别人责问个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
“墨修,本殿下相信你,那墨宇既然造得出,你也一样可也!”萧廷善俨然还有盘算,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墨修看向他,缓缓道:“六殿下,只要是利国利民,这东西到底是谁造出来的也没有太大差别,既用于战场,总有助于大乾的战事,能够减损伤亡。”
萧廷善冷笑出声:“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东西!若你当真什么都不在意,当年又何必将他逼走,夺取墨家家主之位。”
萧廷善的话,让墨修无比难堪。
当年他确实不喜欢墨宇,或者说,他也不喜欢自己的那个哥哥。
他一首都认为,他不过是运气好了些,所以才得父亲器重和栽培,若是给他一样的机会,他绝不会比他逊色。
至于墨宇,他以为他小小年纪便学得他父亲一般模样,张狂放肆,言行无忌,小小年纪,哪里配坐墨家家主的位置?
可首到今天……
墨修沉默下来,或许他早就知道会有这样一天,所以这么多年,他心里其实一首深深的的恐惧着。
或许他早就知道墨宇是强于自己的,只是他不甘心又不愿承认罢了。
就在这一瞬,沈舒意指挥着侍卫们攻下了墨修的床弩,将士们厮杀上去,将敌军拖拽下去,敌军投降就擒。
赵宝鲲忍不住看向乾武帝道:“陛下,胜负己分!看来,确实是墨宇这车弩更胜一筹!”
乾武帝笑着点头:“不错,墨宇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造诣,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明珠郡主更是远见卓识,身为女子,却忧心国事,深谋远虑,实乃我大乾女子之典范,来人,赏!”
沈舒意和墨宇一道上前谢恩:“多谢陛下!”
乾武帝见着此利器,心情大好,不过他也没忘了墨修和萧廷善,毕竟不管结果如何,身为帝王,不能让忧心国事的能臣良将寒了心。
不论他们有没有旁的心思,至少表面上如此。
“墨修年岁己高,却仍钻研技艺,重赏!六皇子萧廷善体弱多病,却忧心将士,也重赏!”
墨修和萧廷善一道谢恩,可哪怕乾武帝对他们两人说的都是重赏,两人却没一个笑的出来。
萧廷善知道,此刻自己应当拱手谢恩,而后大肆赞叹沈舒意和墨宇的奇思巧想,再诚恳声明,只要于社稷有功,不论最终胜出的是床弩还是车弩,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他实在说不出口……
他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这么多年保持这样的良善和温润己经成了习惯,可到如今,他却好像没有力气再装下去了。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有这样好的机会。
他只知道,自打遇上沈舒意,不论他如何图谋,到最后都是功亏一篑,替她做了嫁衣。
可萧廷善没想到,他没说出来的话,却有人替他说了。
沈舒意上前一步,诚恳道:“陛下,臣妇以为,不论是车弩还是床弩,也不论是何人将其打造出来,只要于战事有益,于江山社稷有功,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