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谁请奶茶

韩冰的行李箱在青石板上轱辘作响时,苏巧正踮脚往半亩花田的门框上挂气球。

"说好了啊,"她扯下最后一个粉色气球,转头冲里屋喊,"谁掉眼泪谁请奶茶!"

林英黛从花架后探出头,手里攥着刚包好的向日葵束。

向日葵金澄澄的,花茎上缠着柳梦昨晚送她的蓝布绳——是柳梦老家织的,说系在花瓶上能招好运。

"苏医生这是怕自己破功吧?"周明瑜抱着纸箱进来,箱底露出半袋陈阿婆塞的桂花糕,"昨晚我看见你蹲宠物店抹眼泪,猫都被你哄睡了。"

"去去去!"苏巧抄起鸡毛掸子作势要打,突然顿住。

巷口飘来酒酿香。

陈阿婆端着大瓷盆,盆底还坠着两个保温桶:"圆子要趁热吃,冰了可就不甜喽。"

韩冰和柳梦从弄堂那头走过来。

柳梦手里提着个竹篮,盖着蓝印花布;韩冰背着方正塞的旧帆布包,鼓囊囊的全是研究资料复印件——方正说老家诊所要是遇到怪病,这些能当参考。

"来早了?"韩冰挠头,后颈还沾着没理干净的碎发,"我和梦梦西点就起来煮腊肉了。"

"早好。"林英黛把向日葵塞进柳梦怀里,"我外婆说,早走的人能踩上第一缕阳光,往后日子亮堂。"

柳梦吸了吸鼻子,掀开竹篮布:"自家熏的,你们分着吃。"竹篮里码着酱红的腊肉、油亮的腊肠,最上面还躺着几个晒干的辣椒,"等你们去,我给你们做辣椒炒腊肉,比这个香十倍。"

"说什么呢。"陈阿婆把圆子盆往石桌上一放,"小韩的诊所开起来,我们都要去坐诊的。

英黛调花茶,明瑜看外伤,我煮茶——到时候你柳梦管账,可别嫌我们唠叨。"

"嫌什么。"韩冰蹲下来帮陈阿婆摆碗,"我昨晚和梦梦说,老家那间老房子,后院能种芍药,门前能搭葡萄架......"

"打住打住!"苏巧突然拍桌子,"方正教授呢?主角还没到!"

话音刚落,巷口传来拐杖叩地声。

方正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衬衫,手里抱着个铁皮箱,箱角包着胶布——林英黛认得,这是他在警局时一首护着的宝贝。

"抱歉。"他摸索着走到石桌旁,"整理了些东西。"

"教授坐这儿。"周明瑜拉过条木凳,"英黛说您要展示研究成果?"

方正指尖抚过铁皮箱扣,"咔嗒"打开。

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沓沓手写笔记,纸页边缘泛着黄,却连折痕都没有。

最上面压着张老照片,是年轻时的方正和几个穿白大褂的人,背景是"生命研究会"的铜牌。

"这是我三十年来的研究。"他手指划过笔记标题,"延寿不是偷,是补。

细胞修复、营养干预、心理调节......"他停在一张画满曲线图的纸前,"英黛的寿命眼,能精准定位损耗点,正好和这些数据互补。"

林英黛凑近看,纸上的曲线和她用寿命眼看人时浮现的数字竟有几分相似。

周明瑜的手指在另一张纸上顿住:"这个病例记录......和我去年遇到的术后衰竭患者症状一样。"

"所以我想。"方正突然握住林英黛的手腕——这是他现在确认对方位置的方式,"你们要建的生命互助站,需要一个会翻旧账的老教授。"

"求之不得!"林英黛脱口而出,转头看周明瑜。

周明瑜正翻着一本标注"临床案例"的笔记,抬眼时眼里有光:"花店二楼空着,我让人今天就把书桌搬过去。"

"那我负责打扫!"苏巧立刻举手,"顺便把窗户换成双层的,教授怕吵。"

陈阿婆舀了碗圆子塞给方正:"先吃,事明天再办。"

石桌上的圆子腾着热气,混着向日葵的香,把每个人的脸都熏得暖融融的。

第二天清晨,韩冰的出租车停在巷口。

柳梦把最后一捆腊肉塞进后备厢,转身给了林英黛个用力的拥抱:"常发消息,我手机24小时开着。"

"知道啦。"林英黛拍她后背,摸到她外套下硬邦邦的东西——是昨晚她塞的玫瑰干花,说放在枕头下能睡好觉。

韩冰握着周明瑜的手晃了晃:"诊所要是缺设备,你吱声。"又转向方正,"教授的药我装在保温箱了,每天三次,别忘。"

"啰嗦。"方正嘴上嫌,手却把帆布包往怀里拢了拢——里面是韩冰连夜抄的用药提醒。

出租车发动时,柳梦突然摇下车窗扔出个布包。

苏巧接住,打开是把老家的艾草:"驱邪的,挂门上!"

车尾灯消失在巷口时,林英黛的手机震了震。

是柳梦发来的消息:"后视镜里看见陈阿婆抹眼泪了,苏医生在给她递纸巾。"

她抬头,陈阿婆正背过身整理茶摊的竹帘,苏巧举着包抽纸追在后面:"阿婆您别哭啊,我请十杯奶茶还不行吗?"

周明瑜碰了碰她肩膀:"去花店?"

花店里,方正的铁皮箱己经搁在二楼新书桌正中央。

林英黛踮脚擦窗时,周明瑜在楼下喊:"李护士找你!"

李护士是周明瑜科室的,平时说话慢声细语,此刻却喘得厉害:"英黛,医院......医院收了三个怪病人。"她攥着手机翻出照片,"全身无力,器官指标正常,可就是......"她咽了下口水,"和方教授笔记里写的'隐性衰竭症'太像了。"

林英黛的手指在照片上顿住。

窗外,海棠花正落,一片花瓣飘进窗,轻轻盖在方正摊开的笔记上。

她掏出手机,给周明瑜发消息:"来花店二楼。"又给方正发:"教授,需要您看看这个。"

风掀起窗帘,吹得笔记纸页簌簌响。

某一页停在"隐性衰竭症:未知诱因,不可逆"的标题上,阳光透过窗,在"不可逆"三个字上投下一片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