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你姑母未有身孕,这才收养了一个宫女生的皇子,这个皇子便是当朝太子萧景渊,你姑母收养他后,不久,皇上便封他为了太子,所以你姑母经常召你入宫与太子玩耍、读书,为的,就是等太子登基后,封你为皇后,延续家族荣耀,可没想到,如今皇上让你嫁给二皇子靖安王,靖安王的母妃是己逝的淑妃,出身不高,咱们姜氏女只能为后,不能为妃。”姜老夫人说道。
姜泠听着祖母的话,泪水决堤般涌出。曾经,她以为自己与萧景渊的感情坚不可摧,他们的未来充满光明。
可如今,一道圣旨将所有的美好都击得粉碎。她深知,若要改变这一切,姑母或许是最后的希望。
宣国公心急如焚,在这两难的境地中,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进宫求见皇后。
皇后宫中,姜父伏地叩拜,言辞恳切地诉说着姜泠的处境。
皇后坐在凤椅上,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
“兄长,此事我己知晓,只是皇上心意己决,他一心想要平衡朝堂势力,靖安王背后虽母妃己逝出身不高,但却得到了朝中几位元老的支持,这赐婚便是皇上的一步棋。”皇后无奈地说道。
“皇后娘娘,难道就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了吗?姜父悲戚地问道。
皇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兄长且先回去,容我再与皇上商议商议,看看能否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姜父无奈,只能先行告退。
回到国公府,他将皇后的话告知了家人。姜泠心中虽仍抱有一丝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希望也逐渐变得渺茫。
“陛下,泠儿与渊儿情投意合,如今将她赐婚给了二皇子,恐怕…。”皇后委婉地说道。
皇上沉思片刻,说道:“朕也并非不知此事,但如今朝堂局势复杂,靖安王与姜泠成婚,对稳固朝堂至关重要。”
皇后继续说道:“陛下,太子与姜泠情投意合,这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若能成全他们,一来可让太子安心,日后更好地治理国家;二来也能让姜家感恩,为朝廷效力。”
皇上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他看着皇后,说道:“皇后,你莫不是忘了,太子并非你亲生,你如此为他着想,就不怕日后他登基,对你不利?”
皇后心中一惊,她连忙跪地,说道:“陛下,臣妾一心只为江山社稷,并无私心。太子虽非臣妾亲生,但臣妾自收养他以来,便视如己出,他的品性臣妾最是清楚,他定不会做出忘恩负义之事。”
皇帝看着皇后,沉默良久,最终说道:“此事朕意己决,皇后不必再说。”
国公府的众人收到了皇后传来的书信:自建国以来,每一任皇后都是咱们姜氏女,皇上己经开始忌惮,势必要打破这个传统,此次赐婚皇上圣意己决,无法更改。
“看来咱们姜家要没落了。姜老夫人长叹一声,目光坚定起来,“泠儿,事己至此,我们只能接受。不过,既然嫁入皇家,哪怕是靖安王,我们也要想办法站稳脚跟。”
姜泠咬着嘴唇,泪还挂在脸上:“可是祖母…。”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姜老夫人打断:“泠儿,你是姜家的女儿,心里不能只有儿女情长,要为家族的利益考虑,难不成,要让你父亲去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