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虎牢关前的权谋与虚名

在酸枣的营帐里,酒气与烤肉的焦香整日弥漫,随着曹操负气离开,反董联军又这般盘桓多日,将领们在醉意中高谈阔论,全然没了初时誓师的激昂。

这日,快马携着南路军的战报奔入营地。在袁术调度指挥、孙坚奋勇厮杀下,南路军与董卓军多次短兵相接,双方互有胜负。可就在近日,南路军在阳人城大胜胡轸大军,孙坚于乱军之中手起刀落,斩下董卓大将华雄的首级。一时间,全军振奋,这消息像一阵疾风,迅速吹遍了整个联军营地。

袁绍得知后,心中五味杂陈。他身为盟主,却一首驻军河北,不敢轻易渡河与董卓正面交锋,如今作为袁家嫡次子的袁术率领孙坚在南路大放异彩,风头远远盖过了自己这个庶长子。妒火中烧之下,袁绍以盟主之名,向酸枣联军发去急令,敦促他们即刻向虎牢关进军,试图借此挽回一些颜面与威望。

接到袁绍命令,众诸侯齐聚大帐。帐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各怀心思的面庞。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反董联军成立两月有余,十余万大军粮草消耗巨大,可各方却一首停滞不前,寸功未立。再这样下去,粮草一旦耗尽,联军除了散伙别无他法,到那时,他们这些平日里自诩清流名士的诸侯,必然会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东郡太守桥瑁率先打破沉默,他皱着眉,把玩着手中的玉佩,阴阳怪气道:“这袁绍,自己不敢上,倒来催我们,虎牢关易守难攻,董卓又不是吃素的,贸然进攻,不是把兄弟们往火坑里推吗?”

兖州刺史刘岱冷哼一声,把酒杯重重一放,“那依刘刺史的意思,咱们就这么干等着?等着被人骂贪生怕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这时,陈留太守张邈轻咳一声,缓缓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如今大家都不想贸然进攻折损实力,可又不能违背盟主的命令,还得顾及名声。不如我们先集合大军,在虎牢关前摆开阵势。先对峙起来,不主动进攻,等粮草耗尽,便以此为由撤回各自地盘。如此一来,既对盟主有了交代,也不至于落得个临阵脱逃的骂名。”

山阳太守袁遗接着补充:“诸位,我听闻虎牢关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与成皋成掎角之势。但虎牢关面积有限最多也就能驻扎几千人,东侧大伾山上的成皋最多也就只能驻军三万。而我们联军兵力雄厚,足有十几万人。三万对十几万,即使西凉兵勇猛,也是优势在我!我等只需在关前摆开架势,每日轮番派麾下武将去关前挑战骂阵。董贼兵军少我军势大,其必定不敢攻出来硬碰硬,而我们只要不主动攻城,基本没什么损失,既能彰显我们的气势,又可保大军周全。”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个阳奉阴违的计策,看似完美地解决了当下的难题。于是,在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后,联军时隔两月终于拔营而起,浩浩荡荡向虎牢关进发。

当联军抵达虎牢关下,一时间旌旗蔽日,尘土飞扬。董卓军在关上严阵以待,弓弩手林立,刀枪闪烁着寒光。联军这边,却只是按兵不动,摆出一副对峙的架势。

日子一天天过去,双方除了偶尔的叫骂,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战斗。联军士兵们百无聊赖,在营帐中或是赌博,或是偷懒睡觉,全然没有一丝临战的紧张。而诸侯们则在大帐内继续着他们的酒局,谈论着各自的兵马与势力,仿佛这场对峙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

而洛阳城中,太师府内一片肃杀。董卓满脸怒容,将手中战报狠狠摔在地上:“孙坚小儿,竟敢杀我大将华雄!”这时,又有快马送来密报,称十余万酸枣联军受袁绍调遣西进,己过荥阳似有进攻虎牢关之意。

董卓眉头拧成死结,来回踱步,突然停下喝道:“速传我儿奉先前来!”

不多时,吕布大步迈进,一身亮银铠甲,威风凛凛,单膝跪地:“义父,唤孩儿何事?”

董卓目光灼灼,盯着地图上的虎牢关,沉声道:“酸枣联军突然西进己过荥阳,你速率精锐西凉、并州铁骑,赶往虎牢关支援。务必守住虎牢,绝不能让联军前进一步!”

吕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双手抱拳:“义父放心,孩儿定叫那些乌合之众有来无回!”说罢,转身大步离去,马蹄声雷动,扬起滚滚烟尘,朝着虎牢关飞驰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