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广陵新策定乾坤

暮春的晚风裹挟着护城河的水汽,掠过广陵太守府朱漆大门。张超翻身下马,望着檐角高悬的青铜风铃在夜色中轻晃,身后黄忠搀扶着久病的黄叙,荀悦身后紧紧跟着家眷行囊,一行人脚步匆匆地跨过高高的门槛。

"速将黄公子安置在后院厢房,派人快马去请吴普先生!"张超摘下满是尘土的披风,对管家吩咐道,又转头看向面色疲惫的荀悦,"荀先生且安心,先生家眷且住东跨院,那里清净。"

第二日晨光初现,张超便陪着荀悦穿过青石板路。广陵学院的飞檐翘角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数十名学子正在廊下诵读《春秋》。"此处原是郡学旧址,去年翻修后己颇具规模。"张超推开雕花木门,看着庭院中盛开的紫藤花,"日后荀先生在此讲学,定能让广陵文风大盛。"

荀悦抚着青砖围墙,目光突然一亮:"府君在颍川所言'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知行合一,兼济西方',字字珠玑。若能刻石立碑于学院门前,既可彰府君之志,亦可作学子箴言。"张超闻言大笑,当即招来手下,命人寻能工巧匠雕刻立碑,又对荀悦深施一礼:"就劳烦荀先生亲自书写碑文!"

安顿好诸事己是黄昏。张超在书房点燃兽首铜炉,张紘、吕岱、臧洪、陈端等人围坐长案。烛火将众人的影子映在墙上,忽明忽暗。"主公离城三月,广陵虽无大变,"张紘率先开口,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但徐州牧陶谦前日送来公文,责问我军参与反董会盟为何不事先报备。"

案上茶盏被重重放下,臧洪拍案而起:"陶谦坐拥徐州数万大军,却对董卓暴行视而不见,如今反倒来责问我广陵?其心可诛!"

吕岱将绘制的城防图缓缓展开,指着沿海诸县标记:"更要紧的是各城防务。主公抽调带走先锋、虎卫、飞羽三营精锐后,广陵全郡守军不足八千,各县平均下来守军也就三五百人,盐渎、海陵沿海两县各驻兵不过七百人。上月海贼薛州骚扰盐渎,多亏司盐都尉徐宣率五百巡盐兵参与守城拼死抵抗才守住盐渎县城,但城外盐田被劫掠了不少官盐。"

张超手指划过地图上蜿蜒的海岸线,眉头越皱越紧。"陶谦那边,不必理会。"他抽出腰间佩剑,在沙盘上划出弧线,"当务之急是扩军整训。传令下去,凡广陵青壮,只要身强体健,皆可应募,之前秦松提出的去丹阳以盐换兵之策也可继续推行。新兵训练就由吕岱全权负责,十日后开营。"

"只是粮草..."张紘欲言又止。张超抬手止住他的话头,目光扫过案上堆积的文书:"明日我便召集典农校尉与户曹掾、仓曹掾,商议开垦新田之事。还有那批丹阳兵,号召他们把家眷都迁来广陵,农忙时节正需人手。"

次日,暮春的广陵城,柳丝轻拂,护城河波光粼粼。太守府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而又带着一丝期待。张超风尘仆仆地从反董会盟前线归来,此刻他召集广陵城一众中高级官员,对此行起兵讨董的战果进行传达,并对广陵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此次反董会盟,虽未能剿灭董卓,但我广陵军两战两胜,打出了我广陵军的军威。虽没有能打进洛阳去,但也让那逆贼有所忌惮,龟缩在虎牢关内不敢出。我广陵军也是碍于粮草不足不得不返回。”张超的声音沉稳有力,在议事厅内回荡,“不过,经此一战,我也深刻认识到西凉铁骑的强大,我广陵军的军制还需进一步改革,方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厅内的官员们纷纷挺首了身子,神情专注。郡尉吕岱,率先发问道:“主公,不知这军制该如何改革?还请明示。”

张超微微点头,走到挂在墙上的广陵军组织架构图前,伸手比划着说道:“今后,广陵军将分为甲、乙、丙三类。考核最优的三分之一,为甲类军。这甲类军,乃是我广陵军精锐中的精锐,每日需进行两次训练。不仅如此,为了保证他们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每日供给三顿饭食。他们日后将承担起对外征战、攻坚克难的重任。”

听到这话,校尉周泰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主公此策甚好!有了这样的精锐之师,日后若有战事,定能战无不胜!”

“别急,听我说完。”张超抬手示意周泰稍安勿躁,“且这军制并非一成不变——每三个月便要进行一轮考核。甲类军绝非‘铁饭碗’,若有人懈怠,考核不达标,当即淘汰到乙类军中;乙类军与丙类军的将士,只要刻苦训练,通过考核,皆可跻身甲类军。如此一来,方能保持我军的活力与斗志。”

他顿了顿,补充道:“目前甲类军以先锋营、虎卫营和飞羽营为班底,后续考核中,达标的留下,不达标的淘汰,同时吸纳乙、丙类军的佼佼者。如此方能让我广陵军的精锐始终保持最强战力。”

“主公高见!”臧洪抚掌赞叹,“这般能者上、庸者下的制度,必能激发全军士气。”

“考核次之的,为乙类军。这乙类军,一日一练,一日两餐,主要负责广陵城的城防和城内的治安巡逻。广陵城的安危,就靠他们来守护,考核不合格的淘汰到丙类军。”张超继续说道,“至于丙类军,他们农忙开垦荒地,农闲训练,作为辅助兵种,达不到丙类军的编入典农校尉的屯田营。如今春耕己至,我们要尽可能地扩大开垦拓荒的面积。粮食,乃是乱世中的根本,我们必须为广陵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囤积更多的粮食。同时,要加大力度收拢流民,进行屯田。让他们有饭吃,有地种,如此方能稳定民心。”

仓曹掾朱据皱着眉头,有些担忧地说道:“主公,扩大屯田、安置流民,这所需的钱财、种子、农具可不是小数目,如今府库……”

“朱曹掾放心,”张超胸有成竹地说道,“此次会盟返程,我从陈留带回了一些粮食物资,可暂解燃眉之急,不够的由我太守府出资贴补。而且,只要我们把屯田之事办好,等到秋收后粮食丰收,粮食和钱财自然就来了。”

接着,张超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之前我们招揽的那西千丹阳兵,要号召他们把家眷迁到广陵来屯田开垦,安家落户。一方面,这样能让他们安心留在广陵,为我们效力;另一方面,也能吸引更多的丹阳兵加入我们广陵军的队伍。要让他们知道,在广陵,不仅有仗打,还有安稳的生活。”

这时,户曹掾是仪说道:“主公,此事需妥善安排。要给这些家眷分配好田地、建设房屋,还要解决他们的生活所需。”

“子羽所言极是,此事就由你牵头负责,太守府全力配合,务必让丹阳兵的家眷感受到广陵的善意。”张超郑重地说道。

待众人将屯田、练兵等事务商议妥当,张超突然重重一拍桌案:“诸位,军制改革只是其一,更要紧的是建立起人才使用和晋升的铁律!”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从今日起,广陵军政用人,不论新招还是旧部,皆要遵循学院与讲武堂的考核成绩!”

张超踱步至厅中,从案上拿起一卷竹简:“文官体系,百石以下者,须经广陵学院初级班研习,各曹掾派副职参与授课。识字断句、律例典章、钱粮实务缺一不可,结业考核合格方能授职。百石至六百石的官员,需进中级班深造各曹掾正职参与授课,研读《春秋》《管子》,模拟断案、推演政务,经不住考校者,不予升迁!六百石以上至二千石大员更要入高级班,我亲自参与授课,需通兵法、晓经济、善用人,拿不出靠谱的治郡方略,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得擢升!”

武将席上,吕岱猛地起身:“主公,武职升迁又当如何?”张超将竹简重重掷于案上:

军功获取细则

1. 战斗功绩:斩杀敌军按职级折算(普通兵1军功/人,军官5-20军功/人)

2. 战略贡献:缴获军旗、兵器、粮草等按价值换算军功

3. 特殊任务:执行侦察、暗杀、护送等高风险任务完成度评估

4. 团队协作:百人队以上战役胜利全员获得团队军功加成

晋升与讲武堂准入

1. 初级晋升:

- 新卒→武卒:累计斩敌三人以上,由伍长推荐屯功曹考核;

- 武卒→伍长:累计斩敌五人以上,由什长推荐屯功曹考核;

- 伍长→什长:累计斩敌十人以上,由都伯推荐屯功曹考核;

- 什长→都伯:累计斩敌五十人以上,由百人将推荐曲功曹考核;

- 都伯→百人将:累计斩敌百人以上,由军侯推荐曲功曹考核;

2. 高级晋升:

- 军侯、军司马以上需经郡尉推荐郡功曹考核,太守府审批。

3. 讲武堂准入:

- 达到屯将(即百人将)及以上者,自动获得广陵讲武堂入学资格;

- 特殊人才(如精通器械制造、兵法推演、武艺突出)可由郡尉特批破格入学

“百人将至军侯,必先入广陵讲武堂初级班。骑射刀枪、阵型排布、军令传递、军规军纪,熟悉掌握《广陵新军训练大纲》。每日两练,半月一考,稍有差池便打回重训!

军司马和校尉级将领进中级班,在初级班基础上,精研《孙子兵法》和《广陵新军训练大纲》,沙盘推演连破三重困局者,方有资格披挂!

校尉级以上独领一军的,入高级班需军政兼修,冲阵厮杀、实战指挥、人马调度、后勤统筹、战略规划,缺一不可考核不通过者,不配执掌虎符!”

另外屯以上各级架构设兼职功曹任副职,主抓战功统计,考核选拔,军纪监察,思想教育,政令传达,在郡功曹具体指导下,辅助各级主官日常工作。

目前广陵全军各级在职武官,包括校尉都要,分批轮训、进修学习,我将邀请昔日同袍黄汉升,传授兵法战策与弓马骑射,汉升熟读兵法,武艺精湛,昔日在南阳围剿黄巾时斩将夺旗,屡立战功,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取长补短,须知今天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平时多流血,战时能活命,与诸君共勉。

臧洪面露忧色:“如此严苛,会不会折损不少人才。”张超却仰天大笑:“大浪淘沙方见真金!须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今日怕折损,他日战场就要折损万千将士性命!”他抓起狼毫,在竹简上疾书:“将此标准刻石立碑,立于学院与讲武堂门前。乱世争雄,唯有真才实学,方能在天下谋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