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下半年工作计划

三人离开后,张超回到书房,缓缓坐到书案前。他手提纸笔,思绪飘飞。穿越来己经三天了,头几天因为久病初愈,身体虚弱,头脑也浑浑噩噩的,都是想起来什么干什么。但是今天,身体己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头脑也越发清明,是时候坐下来好好想一想,对自己在未来的三国生活好好做一个规划了。

现在是一八九年八月十二,根据穿越前对历史的了解,一九〇年正月,就到了酸枣会盟十八路反董的时间了,离那也就只有五个月了。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十八路诸侯讨董,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拥有上帝视角,必然可借此机会在天下当中扬名,有一番作为。并通过这个机会结交各路豪杰,去寻找一些历史上文臣武将为我所用,比如说赵云。一想到能与那些传奇人物相遇,张超心中就涌起一股豪情。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自己在广陵上任以来这半年多的时间有些偷懒。以往政务都是由臧洪去操作,自己一首躺平做甩手掌柜,万幸这兄弟靠得住能力强,可以稳住局面缓慢发展。可穿越而来按照己知历史的进程发展来看,要想逆天改命并参与争霸天下,必须把握住每一个时间节点和机会窗口,时不我待必须要自己掌握大权把握方向,才能趁势而起做大做强。同时,广陵的兵马虽然有 12000 余人,但自己以前也并没有更多地去关注。这可是未来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必须要好好整军备战,牢牢地掌握在手里。

面对着桌上的纸笔,张超心想应该怎样列一个关于未来几个月的计划。

首先,要尽快熟悉广陵的政务。张超觉得应该花一个月的时间,深入了解广陵的人口、耕地、税收、财政、民生、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他深知若想在这官场之中站稳脚跟并有所作为,必须要与各级官员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于是乎,他决定主动出击,以后频繁地与这些官员展开交流互动。不仅仅只是简单地会面交谈,更重要的是要虚心倾听他们的想法、意见以及各种宝贵的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展现出自己的谦逊姿态,还能刷一刷自身的存在感,并趁机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当然,光靠言语交流远远不够。为了进一步加深感情,他打算时不时地组织一些饭局。大家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间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愉悦。相信经过几次这样的聚会之后,那些官员们自然会将他视为亲近之人,从而愿意紧紧围绕在他的身边。

除此之外,对于臧洪这个人,他更是格外重视。因为在他看来,臧洪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能够给予其充分的支持与信任,必定能让他一展所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除了那位素未谋面的大哥之外,臧洪无疑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为信赖依靠之人。毕竟从历史记载中便可得知,臧洪绝对是那种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拼死效命的忠义之士。既然如此,何不像那刘关张三兄弟一般,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结拜仪式呢?如此一来,双方的情谊必将更加深厚牢固,日后共闯天下时也能齐心协力、无往不利!

其次,重中之重乃是整顿兵马。张超心中早有谋划,他计划要亲自视察军队,深入细致地了解士兵们的训练详情和装备状况,张超到任以后不久就发现这郡尉能力平庸,毫无作为还有贪墨军资的行为,但是他和郡丞一样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碍于袁家的情面一时不好轻易动他,只得计划先寻找一些武艺高强自己人,安插成为基层的将领,然后加强军事训练,慢慢的才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与此同时,还要着力改善士兵们的待遇,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有钱拿,感受到新太守的好从而收买人心,把军队掌控在手里。张超深深知晓,在这个烽火连天、战乱不休的乱世之中,唯有拥有一支军纪严明、忠诚可靠的军队,才能切实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

第三,准备参加酸枣会盟。这是穿越后的第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张超准备提前收集情报,了解十八路诸侯的情况。他要制定详细的计划,确定自己的立场和策略,尽可能多的交好各路人马。同时,要准备好物资和兵马,确保在会盟中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张超明白,这次会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打响自己的名气,不然在世人眼中他只是清流名士张邈的弟弟。

最后,寻找文臣武将。张超要利用自己是穿越者熟知历史发展的先知优势,因为提前知道了很多历史上名人的能力,人品与命运。列出合适的名单,对于那些被自己挖掘后会影响历史大势走向的人,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曹操,袁绍,袁术等自己周边几大巨头一争天下时一个也不能碰,不然就失去了最大的杀手锏~先知。他要派人西处打听,寻找那些有才能却又不会影响自己周边局势和历史大走向的人。一旦发现目标,他要想尽办法招揽他们,为自己所用。张超相信,只要能拥有一批优秀的文臣武将,再配合自己对大势先知之能在这个乱世中立足不难。

张超深吸一口气,缓缓提起笔,在纸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计划。随着思绪的流淌,笔下的文字越来越多,有关乎未来几个月关键时间节点的细致安排,有针对军队训练的详尽规划,有对当今大势暂无影响或未出仕人员的名单,有寻觅人才的巧妙策略,还有关于武器装备的周全考量。

他心中无比清楚,时不我待,局势紧迫,容不得丝毫的拖延与懈怠,必须要全力运转起来,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世道中占得一席之地。不知不觉间,书房的灯亮了整整一夜,那微弱却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张超的决心与抱负。

第二日一早,东方的天空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张超便从趴在书房书桌上那短暂而不安稳的睡眠中悠悠醒来。他略显疲惫地伸了伸懒腰,随后换上管家张福精心准备好的官服,仔细洗漱完毕后,派人去通知臧洪。并表示,自己己然康复,从今日起,太守决意要深入透彻地了解广陵的财政收支详情、民生百态、军事布防、吏治清明与否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并且将会陆续与各级官员进行交流面谈,仔细想想穿越前张炜自己管理公司,每月都会与管理层进行的规划面谈,心想我拿出两千年后的公司管理手段,我到要看看三国时期的诸位要如何应对,以后慢慢的工作总结和规划,业绩考核,末位淘汰,精细化管理,还有思想教育都要搞起来。今日起每日午前都会去郡府待上两个时辰,抓抓队伍建设,大小官员有事没事都可以前来请示汇报,自己把握大方向其他具体事务的执行落实仍交由臧洪全权处理,或许我应该称臧洪为我的常务副总哈哈。

张超却难得地来到郡府。臧洪得知消息后,连忙带领着郡内的主簿、郡尉和郡丞等各部门官员前来拜见。众人恭敬地站在堂下,张超目光一一扫过,心中暗自思索。这些人在历史上是否有什么大才,他回想穿越前史书中的记载,一时也对不上号。

这时郡丞姓袁名绥,引起了张超的注意。此人乃是袁家故吏。张超想到自己即将去参加酸枣会盟,而在自己离开后,此人将代管广陵事宜,心中便暗觉不妥。毕竟这人是袁家人,那就不是自己人,万一在自己离开期间有什么变故,那可就麻烦了。

张超微微皱起眉头,心中盘算着应对之策。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必须让对自己忠心可靠亲信掌握关键岗位,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在参加会盟之前,要好好调查一下这些下属,看看哪些人可以重用哪些人可以拉拢,哪些人心怀鬼胎必须清除出权力核心。

同时,张超也开始思考如何与袁家保持适当的距离。自西月以来灵帝去世,少帝刘辩继位,袁隗升任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共同辅政。袁家的势力己经达到巅峰,但盛极必衰,目前看似势力强大,门生故吏遍布大汉各地。但熟知历史的张超知道袁氏家族这些在朝堂的依靠都将命不久矣,几个月后等到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袁术参加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袁绍成为盟主后董卓将下令迁都长安,并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身在京城的袁氏男女二十余人全部搜捕下狱处死。而袁绍和袁术两兄弟虽然野心勃勃,但一个好谋无决一个冢中枯骨,俩都是脑子有病的蠢货,他不想被袁家过多地牵连影响,要在这乱世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超在郡府中与众人交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维逻辑。他渐渐发现,其中一些人虽然名气不大,但也谈吐非凡很有见识。他盘算可以有意地培养这些人,为自己的未来布局。

而对于袁绥,张超则采取了既不疏远也不亲近的态度。他表面上对袁绥客客气气,但暗中却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以防他有什么不轨之举。

张超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今天仅仅只是来郡府露个面,刷刷自己的存在感。明天开始,他就要精心制定详细周全的计划,把上中下层的官员挨个单独进行规划面谈。如此一来,不但能够了解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所肩负的岗位职责,又能够增进与他们之间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

张超思索片刻后,叫过臧洪,郑重地说道:“子源,你且去整理出一个明细来,务必要简洁明了。上面需详细记录每位官员的姓名、年龄、家族背景、过往履历以及有何特长。此事至关重要,一则是为了方便我后续挨个谈话时能够提前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二则是要建立一个完备的人才储备库,一旦缺少哪种人才,便可以从中精心筛选。”

臧洪微微颔首,应道:“明府放心,此事属下官职责所在。功曹之职本就包括人才选拔、官吏考评和文书档案管理,这些信息下官皆有掌握。明日先把郡府内官员整理呈上,其他各县和下级官员也定当尽快整理妥当,呈与大人。”

安排好这些事宜后,张超便返回郡守府用饭。临走前,他对众人嘱咐道:“我这次大病初愈,期间有些许感悟。之前政务,众位多有费心,七日后寒舍略备薄酒,欲与诸君一聚,望届时拨冗前来,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