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试炼

林昭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邮件标题上戳了三次。

“手别抖。”顾砚从她身后探过头,指尖搭在她发颤的手腕上,“上个月松本老师那句‘推荐’,够你在纽约横着走了。”

“谁要横着走啊……”林昭缩了缩脖子,后颈蹭到他毛衣的软毛,“我连机场安检怎么用英语说‘这是手工模型零件不是武器’都还没背熟。”

顾砚乐了,抽走她攥得发皱的速写本:“行,到时候我举着翻译机给你当人形弹幕。”他翻开本子,最新一页画着大都会的穹顶,边角歪歪扭扭写着“社恐征服全球计划·纽约站”。

计划没征服全球,先被全球网友征服了。

展览开幕前三天,林昭刷到推特热搜第一:#亚洲文化入侵大都会#。

“用AI改传统纹样算什么艺术?”

“他们根本不懂我们的审美!”

“听说开幕式要搞示威,准备去扔鸡蛋了——”

手机“叮”地弹出顾砚的消息:“别刷了,我把评论区关了。”

林昭把手机倒扣在茶几上,模型钳“当啷”掉在地上。

她蹲下去捡,却被顾砚抢先按住:“弯什么腰,我185的腿白长了?”他捡起工具,突然放软声音,“下午主办方紧急会议,你要不要……”

“我去。”林昭抹了把脸,抓起外套,“如果现在退,松本老师的《纹样百图》,还有我们熬了三个月的AR建模,都算喂狗了。”

会议室里,李总监推了推金丝眼镜:“安全评估报告说,抗议人群可能超过三百人。要是出点什么事……”

“那我们就给他们看点真东西。”林昭把速写本拍在桌上,纸页哗啦翻到“开放工坊”设计图,“现场教纹样绘制,摆文化问答墙。他们不是说我们不懂吗?那就让他们自己来懂。”

顾砚在桌下碰了碰她的鞋尖:“我同步开放‘纹样宇宙’全球权限,所有设计的建模过程、传统纹样数据库,全放网上。藏着掖着才像入侵,摊开了反而明白——我们就一条缝,能挤进来的都是愿意看的。”

苏馆长摸了摸下巴:“这招……以攻为守。”

开幕式当天,林昭站在大都会门口,看着举着“文化滚出纽约”牌子的人群,喉结动了动。

“要润喉糖吗?”顾砚从口袋里摸出柠檬味的,“我今早用模型盒给你装的,防压。”

林昭把糖塞进嘴里,甜酸感炸开。

她抓起桌上的毛笔,对镜头挥了挥:“大家好,我是林昭。今天想边画边聊聊——这些被说‘入侵’的纹样,到底从哪儿来。”

首播弹幕刷得飞快:

“这姐手不抖吗?”

“毛笔在她手里跟游戏手柄似的。”

“那个穿黑外套的男的!别老看她!专心拍镜头啊喂——”

顾砚在镜头外翻了个白眼,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操作。

“纹样宇宙”的界面在身后大屏幕亮起,宽永雕版的缠枝纹、敦煌的飞天云纹、甚至非洲部落的太阳纹,像星星一样串成线。

“看这个缠枝纹。”林昭笔尖蘸墨,在画纸上拉出流畅的弧线,“它最早出现在中国汉代的漆器,后来跟着商队到了日本,又顺着丝绸之路到了波斯。你说它是谁的?”

人群里传来嗤笑:“编故事谁不会——”

“等等。”

一个穿靛蓝工装裤的黑人青年挤到最前面。

他盯着大屏幕上的“太阳云纹”,喉结动了动:“我奶奶的裹尸布上……有这个。”他指向林昭刚画的图案,“她说是曾曾祖母传下来的,说这是‘能连接天地的纹路’。”

林昭眼睛亮了:“这是我们合作的非洲艺术家设计的!他收集了二十个部落的纹样,发现其中七个和东方云纹的核心结构——”她用毛笔尖点了点屏幕上的金线,“完全重合。”

青年愣住了。

他摸出手机翻出照片,屏幕里褪色的织物上,果然爬着相似的纹路。

人群突然安静,有人举起手机开始拍摄,弹幕瞬间被“DNA动了”“原来我们早就是亲戚”刷爆。

顾砚在后台看着数据,嘴角翘得藏都藏不住。

他给林昭发消息:“社恐战神,你现在的首播热度,超过纽约时装周了。”

展览闭幕后,《纽约时报》的评论被林昭截图存在速写本里:“当文化不再被玻璃罩子罩着,所谓的‘边界’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

他们站在大都会天台,晚风卷着曼哈顿的灯火扑在脸上。

林昭靠在栏杆上,仰头看星星:“你说……我们是不是真的通关了?”

“这次是真的。”顾砚把她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上回在漫展你说‘要让模型被更多人看到’,现在……”

手机在这时震动。

林昭低头,屏幕上是新邮件提示:“京都文化振兴会——”

“什么?”顾砚凑过去。

“没什么。”林昭快速划掉通知,眼睛弯成月牙,“走啦,该去吃纽约披萨了。你上次说要挑战‘一个人吞掉十六寸’,我可记着呢。”

顾砚顿住:“等等,我什么时候说过——”

“你昨晚说梦话的时候。”林昭己经跑下楼梯,发梢沾着星光,“输的人给模型工作室当三个月免费劳动力!”

天台的风里,飘来顾砚咬牙切齿的声音:“林昭你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