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未来课堂

林昭盯着手机屏幕上的“聘任通知”,食指在“拒绝”键上悬了十分钟。

“你上周还说要让手作被更多人看到。”顾砚端着泡面从厨房晃出来,镜片上沾着水蒸气,“现在机会送上门,倒怂了?”

“那是给同好讲模型!”林昭捏着手机的指节发白,“大学课堂……学生要是觉得我讲的老套怎么办?”

顾砚吸溜一口面,突然把碗往茶几上一放:“你给陆星瑶改《神女赋》cos服时,她说过‘老套’吗?给苏馆长修明代银饰时,他说过‘老套’吗?”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你的手能让老纹样活过来,凭什么不能教年轻人?”

林昭耳尖慢慢红了。

她想起阿浩染布时的笑声,想起艾米莉在Instagram上发的绳结照片——或许顾砚说得对,有些东西,得说出来才能传下去。

于是九月的阳光里,林昭站在高校实训楼302教室门口,手里的教案被攥出了褶子。

推开门的瞬间,她差点退出去。

最后一排男生正低头刷手机,屏幕亮着“原神新卡池”;中间桌两个女生凑在一起,平板上是增强现实(AR)建模软件的界面;靠窗那个戴鸭舌帽的,桌上摆着《中国纹样史》,封皮都翻卷了。

“同……同学们好。”林昭清了清嗓子,“我是林昭,今天开始带大家做‘传统纹样创新模型设计’。”

最后排手机亮了。

男生抬头,有点不好意思:“老师,我选这课是为了凑学分。模型?手作?我连胶水都不会挤。”

戴鸭舌帽的突然举手:“老师!我想复原汉代云雷纹铜壶,您能教我怎么处理错金银工艺吗?”

中间桌的女生举起平板:“我们想用AR技术把敦煌藻井投影到现代建筑上,需要纹样数据库支持,学校系统里没有。”

林昭的手心沁出薄汗。

她想起顾砚昨晚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翻出教案拍在讲台上:“分三组。手工组复原传统纹样模型,技术组做数字呈现,应用组想落地场景。期末展示,能打动我的,算优秀。”

最后排男生蔫了:“老师,我能转组吗?”

“不能。”林昭耳尖通红,“但……我可以教你挤胶水。”

当天晚上,顾砚的电脑弹出林昭的消息:“学生比模型零件还难搞。”后面跟着三个哭哭表情包。

他敲了个“收到”,转身打开公司3D建模系统。

凌晨两点,“传统工艺教学辅助系统”的测试版在云端上线——里面有苏馆长给的历代纹样高清图,有他写的AR投影代码模板,连自动评分都带“手作温度”加权项。

第二周上课,林昭刚打开PPT,教室投影突然闪了下。

“大家好,我是顾砚。”屏幕里的男人推了推眼镜,身后是游戏公司的标志,“听说有人觉得传统纹样和现代技术不搭?那你们玩的《山河志》,主角铠甲上的云纹,是我用唐代甲胄纹样改的。”

最后排男生坐首了:“你就是《山河志》主策?我上个月刚抽到限定皮肤!”

“所以文化设计像打游戏。”顾砚调出教学系统界面,“传统纹样是‘基础装备’,AR、3D打印是‘技能卡’,你们要做的,是用这些东西,通关‘让年轻人心动’的副本。”

技术组女生眼睛亮了:“这系统能导入敦煌纹样?”

手工组男生举着胶水罐:“老师,我今天没挤到手!”

林昭看着讲台下的热闹,悄悄给顾砚发消息:“你什么时候搞的系统?”

“昨天。”顾砚的消息秒回,“你教学生挤胶水时,我在写代码。”

期末展示日,实训楼挤得水泄不通。

手工组的展位前,那个为了学分来的男生正给观众讲解:“这是汉代云雷纹铜壶,错金银部分我磨了十七遍——老师说,手作的温度,藏在每道划痕里。”

技术组的AR投影扫过敦煌藻井,光影落在女生白色卫衣上,瞬间开出满背的莲花:“我们加了感应模块,动一下胳膊,纹样会像水波一样漾开。”

应用组更绝:他们用宋代瓷器冰裂纹做了套虚拟现实(VR)角色服装,玩家移动时,“裂纹”会随着动作绽开,又慢慢愈合。

秦婉儿捧着复刻的江户武士铠甲模型,指尖轻轻划过甲片上的樱花纹:“工艺解析写了二十页,连当时匠人用的工具型号都查清楚了。这哪是模型?是活的历史。”

林昭站在展架前,看着学生们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第一次敲顾砚家门时的紧张。

原来有些种子,真的会发芽。

“老师!”李思远挤过来,手里攥着份打印纸,“我们申请了‘纹样创新实验室’,想请您当指导老师。”

林昭愣住。

她抬头,看见教室门口的顾砚,正倚着门框笑。

阳光从他身后照进来,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刚好覆住她的鞋尖。

“我……”

“你答应。”顾砚走过来,替她理了理被挤乱的刘海,“你的故事,才刚开始。”

实验室批文下来那天,林昭在办公室整理学生提案。

窗台上的多肉开了小花,顾砚的消息弹出来:“今晚回家吃饭?陈默说要带他新入的《鬼灭之刃》羽织来,说要当‘实验室第一任吉祥物’。”

她刚要回“好”,手机又震了。

陌生号码发来短信:“听说你要搞纹样实验室?有些事,最好提前打听清楚。”

林昭盯着短信,手指微微发紧。

窗外的风掀起桌上的提案,某页纸的边角露出几个字——“周晴工作室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