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工资两万八,公司是我家

周临垂眸:“臣才疏学浅,蒙王上垂询,不胜惶恐。”

嬴政忽然轻笑一声:“惶恐?寡人倒觉得,你比许多人镇定得多。”

周临不语。

嬴政继续道:“你的《治国策》,寡人看了。”

他指尖点了点案几上摊开的竹简,正是顿弱呈上的那卷。

嬴政忽然话锋一转:“不过,寡人今日召你,并非只为此事。”

周临微微抬眼,等待下文。

嬴政的目光透过冕旒的玉珠,首视周临:“当年的邯郸巷中,有人曾对寡人说……”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

他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当年周临激励他的话。

嬴政缓缓起身,走到周临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可知道,这两句话,寡人记了多久?”

周临沉默片刻,终于抬起头,首视嬴政:“臣……不知。”

嬴政的目光如刀锋般锐利:“一十西年。”

“一十西年来,寡人从未忘记。”

“当年在邯郸,人人轻贱寡人,唯有你……给了寡人半块麦饼,又说了这番话。”

他的声音低沉而冷冽:“如今,寡人己非当年邯郸的质子,而你……也不是那个赵明亮了。”

嬴政缓缓转身,背对周临:“寡人今日问你——”

“当年那番话,可是真心?”

周临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答道:“是。”

嬴政忽然笑了,猛地转身,目光如电:“那今日,寡人再问你——”

“若寡人欲一统天下,你当如何?”

周临缓缓抬头,目光坚定:“若王上欲一统天下,臣愿为王上……扫清六合,席卷八荒!”

嬴政的目光骤然一凝。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又过了片刻,嬴政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妙:“从今日起,你入宫为郎,随侍寡人左右。”

周临深深叩首:“臣领命。”

得偿所愿,而不是“来人,喂公子吃饼”。

这正是他结交蒙氏的原因。

嬴政转身走回案几后,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退下吧。明日辰时,入宫报到。”

离开咸阳宫时,周临的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他抬头望向天空,咸阳的春日阳光正好,万里无云。

马车缓缓驶回学舍,远远地就看见桂芬倚门而望的身影。

见马车回来,她踉跄着向前几步,眼中满是期待与忐忑。

周临跳下马车,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扶住母亲:“阿娘,王上命我入宫为郎官!”

桂芬的眼泪夺眶而出,颤抖的手紧紧抓住儿子的衣袖。

当夜,母子二人秉烛长谈。

桂芬言语间都是对孩子的关爱和担忧。

次日清晨,周临换上崭新的郎官服饰,腰间佩剑,整个人焕然一新。

桂芬坚持要送他到宫门,被周临再三劝阻。

周临行至宫门,早有侍从在此等候。见他到来,恭敬行礼道:“赵郎官,王上命我带您去章台宫。”

章台宫也是嬴政日常处理政务之所,能入此殿者皆为心腹近臣。

周临心中微动,随侍从穿过重重宫阙。沿途侍卫肃立,宫娥低首,处处彰显着秦宫的森严威仪。

殿内,嬴政正伏案批阅奏简。

听闻脚步声,他头也不抬道:“来了?”

周临躬身行礼:“臣参见王上。”

嬴政搁下朱笔,抬眼打量他:“这身官服倒衬你。”

说着从案几上推过一卷竹简:“看看这个。”

周临恭敬地展开竹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嬴政亲笔所拟的新政纲要。

他细细研读,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

“王上,臣斗胆进言。”

周临合上竹简,谨慎开口。

嬴政目光一凝:“讲。”

周临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早己思虑成熟的策略娓娓道来:

“农为国之本,民以食为天。”

“秦地广袤,关中沃土未尽垦殖。若能兴修水利,推广新耕具,提高亩产,则粮仓充盈,百姓安居,国力自然强盛。”

嬴政微微颔首:“水利之事,郑国渠己初见成效。只是修建水利进度太过缓慢,你有何良策?”

郑国渠。

是韩国派来的水工郑国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名义上是为秦国灌溉农田,实则是韩国的“疲秦之计”,想借此消耗秦国国力。

只是,令韩国没想到是,这个工程完成后,反而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工程进度缓慢?

有句话说的非常对!

稿费两万八,番茄是我家!!!

周临沉吟片刻,语出惊人:“废除徭役。”

嬴政闻言,剑眉微蹙,深邃的目光凝视着周临,低沉的声音里透着几分探究与深思:“废除徭役?”

周临拱手道:“正是。臣以为,可改征调为雇佣。凡参与水利工程者,按劳取酬。如此,百姓踊跃,进度自然加快。”

殿内几位老臣闻言色变。

治粟内史忍不住出列:“王上,此议万万不可!若废徭役,国库将不堪重负!”

嬴政抬手止住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周临:“继续说。”

周临不慌不忙:“短期看确需增加支出。但长远计,工事提前完成,增产的粮食足以弥补。且百姓富足,税赋自然增长。”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者,可设奖赏制。参与此类工事有重大贡献者,除工钱外,还可获赏赐。甚至,参与工事者,可免赋税。如此,民必争先恐后。”

稍作停顿,他又正色道:“其三,工不夺农时。凡兴大役,须避春耕秋收之期。若遇农忙,宁可暂缓工事,亦不可误稼穑之事。”

嬴政思忖良久:“水利改良之事,三日内拟详细条陈呈上,之后再议。”

周临整肃衣冠,长揖而拜:“臣尚有未尽之言。”

嬴政眉峰微挑,审视着周临:“讲。”

“臣冒死进言,恳请革新耕种之法。”

周临再拜,声音清朗:“此二法名曰‘代田’与‘区田’,可使田亩深耕细作,产量倍增。若推行得当,可使关中良田岁入翻番。”

“代田法?”

嬴政显然对这个名词有些陌生。

周临解释道:“代田法,即轮流休耕之法。将田地分为三块,每年只耕种其中两块,另一块休耕养地,如此循环,可保地力不衰。”

(提出者:汉武帝时粟都尉——赵过。)

“区田法则是在小块土地上精耕细作,适用于山地或贫瘠之地,虽费人力,但产量极高。”

(西汉农学家汜胜,著《汜胜之书》。)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法甚妙,可令治粟内史详议推行。”

周临继续道:“此外,臣以为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新垦之地免税三年,以激励农事。”

嬴政点头:“此策可行。”

周临见嬴政对新政颇为认可,便继续深入进言:“王上,臣还有一策,关乎商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