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月亮从哪一页升起?

清晨五点半,苏清棠蹲在展柜前揉眼睛。

昨夜断电时点的油灯早灭了,玻璃上还凝着层薄雾,把暖光都晕成了毛边。

她捏着块软布擦展柜,突然闻到股熟悉的蜂蜡味——是中村由纪画箱里的定画液混着灯油的余味。

画箱半敞在墙角,昨天撤展时急着收东西,夹层拉链还露着半截。

苏清棠伸手去拉,指尖碰到个硬壳。

抽出来时带落张碎纸片,她弯腰捡,就着晨光照见封皮上的字:“未来漫画设定草案”。

纸页泛着旧茶渍的黄,翻开第一页,苏清棠的呼吸顿住了。

钢笔字是爷爷的,笔画间还带着他特有的勾挑:“这是未发表的《星轨物语》草稿。”

“清棠?”

谢砚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他手里端着青瓷茶盏,雾气漫过镜片:“我煮了茉莉茶,你昨儿...”话说到一半,他看见她手里的本子,茶盏轻磕在门框上。

“这本子。”他走过来,指腹抚过封皮,“上个月修《清代星图抄本》时,我在你爷爷旧书桌底下碰见过。当时纸页散了半沓,我以为是修复笔记,就收进古籍社木柜了。”他低头翻页,“原来被中村老师带来了。”

第二页是分镜草稿。

苏清棠凑近,看见画里的漫画馆——90年代的红砖墙,门口挂着铁皮小灯,灯影里站着个穿背带裤的女孩,仰着头看月亮,脚边蜷着只白狐狸,尾巴尖沾着星子。

“这女孩...”苏清棠喉咙发紧,“像我十岁那年的照片。”

谢砚舟翻页的手顿住:“你爷爷总说,漫画是给未来的信。”他指了指画里的月亮,“现在这信,寄到了。”

十点整,韩老师拎着帆布包冲进漫画馆。

他是小橘的美术老师,听说有老漫画稿,连早课都调了:“让我看看!”

苏清棠把本子递过去。

韩老师翻到中间页,突然“咦”了声。

他掏出放大镜,对准页脚一行小字:“如果有一天你看不见星星,就去漫画里找。”

“这行字。”他抬头,“和你们展览里那张‘未来之页’上的铅笔印,笔锋一模一样。”他从包里抽出复印件——展览时,谢砚舟在“未来之页”补了漫画馆漏出的光托星星,边上确实有行极淡的铅笔字,被展柜灯光照出来才显形。

苏清棠翻出手机,调出展览照片对比。

果然,两行字的“星”字都多了一点,是爷爷改不掉的习惯。

“看来你爷爷早就在布线索了。”韩老师推眼镜,“从老漫画到新展页,像条暗线。”

话音刚落,门帘被掀起。

林阿婆提着个蓝布包进来,布角还沾着面粉:“清棠啊,我家老木箱翻出这东西。”她解开布包,露出一沓泛黄的信纸,“你爷爷以前总坐我家门槛写日记,说叫‘月光日记’。”

苏清棠抽了最上面一封。

字迹和“未来草案”如出一辙:“七月十五,月亮照进漫画馆第三排书架,那本书的封底会发光。”日期是1998年7月15日。

“走。”谢砚舟己经往第三排书架去了。

第三排最下层,《宇宙奇航》单行本落着薄灰。

苏清棠抽出来,封底贴着块玻璃纸——当年流行的漫画保护页。

她掀开玻璃纸,一张折叠的分镜稿“刷”地滑出来。

展开时,纸页发出细响。

画里是漫画馆的夜晚,玻璃橱窗映着月亮,苏清棠站在展柜前,手里捧着本设定集,脚边的白狐狸正仰着头,嘴里衔着颗星星。

“这是...”苏清棠声音发颤,“爷爷没画完的结局?”

谢砚舟凑过来,指腹抚过画里的星星:“你看,这颗星的笔触,和《清代星图抄本》里的北极星补笔一样。”他抬头笑,“他早把结局藏在过去里了。”

傍晚,漫画馆挂出“未见之终”的小木牌。

苏清棠把分镜稿镶进玻璃框,框下垫着爷爷的“月光日记”和“未来草案”。

她在展柜中央放了盏月亮灯,暖黄的光漫出来,把狐狸的影子投在墙上。

“也许真正的终点。”她对着空无一人的展馆轻声说,“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月光爬上窗棂时,谢砚舟来锁门。

他蹲在展柜前调月亮灯角度,影子和画里的狐狸叠在一起。

突然他首起腰,摸着工具袋皱眉——平时总别在袋口的修复专用橡皮不见了。

“清棠?”他转身问,“看见我那块黑橡皮了吗?爷爷传的,刻着‘墨痕’两个字。”

苏清棠正整理画箱,抬头摇头:“没注意。许是落古籍社了?”

谢砚舟摸了摸后颈:“也可能...被谁顺走当纪念了?”他弯腰捡地上的碎纸片,突然笑了,“算了,反正...总有人需要它。”

月亮灯的光漫过他指尖,墙上的狐狸影子晃了晃,像是要跃入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