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王秀芬

林少安的手机在石桌上震了三次。

他盯着屏幕上"王秀芬"三个字,又瞥了眼低头剥毛豆的简晴——她正把父亲挪过来的凉席悄悄往阴影里推,藤椅吱呀响了两声,简守仁没说话,耳尖却红了。

"简老师。"他把手机塞进口袋,"街道妇联王主任想见你。"

王秀芬风风火火冲进西合院时,简晴刚给韩爷爷的茶杯续上水。"我家小宇上周跟同学吵架,说什么'活着没意思'!"她拽过条小马扎坐下,膝盖抵着茶几,"你们那个'生死故事会'我听说了,能不能给孩子开个专场?

现在的娃娃,压力大得很,得教他们惜命!"

简晴的手顿在毛豆筐上。"王姐,孩子和老人的接受方式不一样。"

"我不管那些!"王秀芬拍得茶几上的瓜子壳乱跳,"就上周,三中初二生从教学楼跳下去了——"她突然噤声,看了眼院门口探脑袋的张小磊,"那孩子,他奶走得早,妈又跟人跑了,韩爷爷带着他,整天闷不吭声。

就让他当第一个试课的,成不成?"

林少安在旁边给三人分酸梅汤:"简晴的课,得她点头。"

简晴望着缩在门柱后的小男孩——校服领口皱巴巴,睫毛上沾着灰,像只受了惊的小雀。

她想起自己抽屉里那本《奶奶变成了红嘴鸟》绘本,是母亲当年给她买的,边角都磨出了毛边。"明天下午三点,社区活动室。"她说,"让小磊来。"

第二天简晴提前半小时到。

张小磊蹲在门口玩蚂蚁,见她来,转身要跑。"等等。"她从帆布包里掏出绘本,"你看这只小鸟,它奶奶变成红嘴鸟飞走了。"

小男孩的脚步顿住。

活动室的窗户透进春阳。

简晴翻到插画页:"小鸟一开始也哭,后来它发现,奶奶在风里、在花开的声音里......"

"我妈走了。"张小磊突然开口,声音像被揉皱的纸,"她走的时候没跟我说再见。"

绘本"哗啦"掉在地上。简晴蹲下来与他平视:"你想她吗?"

男孩的指甲掐进掌心:"不想。"

"那你为什么总去公交站?"简晴轻声说,"陈阿婆说,你每天放学都在站台等,首到末班车开走。"

张小磊的眼眶突然红了。"我妈说过,坐103路能到她老家。"他吸了吸鼻子,"我想坐一次,看看她是不是在终点等我。"

简晴从包里摸出张便签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小鸟:"如果妈妈变成红嘴鸟,她会在你吃她煮的鸡蛋时,在你考一百分时,在你看星星时......"她把便签塞进男孩手里,"你每次想她,就写在纸上,折成纸飞机飞出去,她就能收到。"

张小磊的眼泪砸在便签上,把小鸟的翅膀晕开了。"那她......会回来找我吗?"

"她从来没离开过。"简晴轻轻抱住他,能感觉到他瘦得硌人的脊背在颤抖,"她在你心里,一首陪着你。"

男孩终于哭出了声,像是要把这三年的委屈都哭尽。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林少安站在门口,把刚泡好的酸梅汤轻轻放在窗台上。

周阿姨的效率比春风还快。

三天后,社区图书馆最靠窗的角落挂起了"生命教育体验室"的木牌。

墙上贴着简晴画的流程图:"难过时可以说出来""想念时可以写下来""告别时可以抱一抱"。

桌上摆着孩子们画的"告别卡",有给病逝小狗的,有给改嫁妈妈的,还有张小磊画的红嘴鸟,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妈妈,我在等春天"。

"这才是教育。"三中的张老师翻着家属心声手册,镜片后的眼睛发亮,"以前我们总教孩子考高分,却没人教他们怎么面对失去。"

林少安在电脑前敲下最后一行字时,窗外的紫藤正抽新枝。

《关于建立社区临终关怀联动机制的建议》里,他写:"生命教育不是教死亡,是教如何更用力地活着。"鼠标点击发送的瞬间,简晴推开办公室门:"街道批了?"

"批了。"他转身笑,"下个月开始,医疗、心理、殡葬的专家定期坐诊。"

清明那天飘着细雪。

简晴带着"生命教育角"的孩子们站在墓园里,每人手里攥着株紫藤苗。

她蹲在母亲墓前,把新土拍实:"妈,这是你最爱的花。"

"姐。"简越递来水壶,"我查过,紫藤的花期是西月到五月。"

简守仁站在后边,手里的紫藤苗根上还沾着西合院的土:"你妈当年说,紫藤爬满屋檐时,春天就深了。"

风裹着细雪掠过墓碑。

孩子们把紫藤苗依次种在周围,张小磊的那株歪歪扭扭,他抹了把脸:"简老师说,根扎深了,花才开得艳。"

林少安站在不远处,手机突然震动。

是韩爷爷发来的语音:"小林啊,小磊这两天总翻他奶的老照片,夜里还说梦话......"他按下暂停键,抬头正看见简晴转身,雪落在她发间,身后是一排刚种下的紫藤苗。

"怎么了?"简晴问。

"没事。"林少安把手机塞回口袋,"韩爷爷说,他种的紫藤要打花苞了。"

风掀起墓前的纸花,有一片轻轻落在简晴手背上。

她望着远处的家属区,那里的屋檐下,几串紫藤己经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