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阵子,乌龙山的各路土匪杆子都多多少少走了些背运。官府方面大概感到不治下乌龙山的土匪,脸上太无光彩。对上对下也实在难得交待,就开始往山里派枪兵,铆足劲要剿灭土匪。
本来往乌龙山派兵剿匪的事情各朝各代也没间断过,土匪杆子们也习以为常了。他们对付剿匪的队伍也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队伍开进山来,先是不与他们对抗,一头缩进深山再说。再就是弄甜头偷偷地塞到兵总们嘴巴里。象大烟、光洋、天麻、人参那些东西,多塞一些总不吃亏。反正来得也容易。枪兵进山剿匪,不管一开头喊得多凶,不到三个月,总要泄了劲。不是捞了些便宜,就是吃了些暗算。不久必定是一退了事。
那一次开进来了一个旅,也是紧风密雨,做出一副老死在乌龙山也不退兵,要斩尽杀绝土匪的架势。土匪有了经验,也不害怕。往山里缩进去的时候,还嘻嘻闹闹,仿佛去走亲戚一般。
两个月过去了,枪兵们自然没剿到几个真正土匪。那个旅长倒是个正经八板的军人,一天到晚督着部下不歇脚地寻风扑影。只是他手下几个团长不肯出大汗,背着旅长便有一枪无一枪地蒙哄着他。
其中,有一名团长是富家子弟。他家里想靠一靠枪杆子,便花大价钱给他买了个军队里的官。这位团长对打仗的事糊涂得象一缸米汤浆子,做生意赚大钱的事却精得出了油。他的队伍奉命扎进石城,这团长一看就花了眼。队伍怎么个扎法,他一概变给了副手去管。自已却派出亲信,左一下右一下与当时退到苗山去了的麻老大暗送秋波。他的上司一天到晚在马背上忙剿匪的事,他却好几次给土匪通消息。那旅长忙得团团转,多次布下兵力,眼看就要逮住土匪了,土匪竟不胫而走。旅长气得哇哇乱叫,却怎么也没想到是自已的下属走漏了风声。
在一个没有星光的夜晚,一队马帮在打过二更的时候进了石城。马的蹄脚扎上了麻袋片,走到城门底下,才被守城的士兵发现。他们慌忙报告了副团长。一来他是专布置军事的,二来士兵知道团长不会管这打仗的事,要管也管不下的。
副团长赶到石城门口时,远远便看见城门大开,马帮已经进了城。他当时便吓山了一身冷汗。他看见赶马帮的人一色青衣青裤青包头,虎彪彪握着寒光闪闪的钢枪。这不是土匪么?
他刚想喊叫,身边黑暗中闪出一个胖乎乎的人影,伸手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头。他急侧头望去,不禁大张着嘴,半天合不拢来。他看见他的团长戎装整洁,正露着金晃晃的假牙朝自已发着笑。
“兄弟,不必惊慌。”团长和颜悦色对他说,“这些人是我放进来的。别看他们握着枪,是一群财神菩萨呢。你别声张,就当没这么回事儿。团长我有仁有义,绝亏不了你。”
天亮之前,那伙慓悍的土匪酒足饭饱,又赶着马帮神鬼不知地离去了。跟进城时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进来时马背上驮的是些大烟土,珍奇山货。出去时马背上的来西卸掉了,换成了一捆捆用麻布袋包着的油浸浸的“七九”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关枪。那批枪还没打过实战,口径很紧,枪身的烤蓝一点也未脱落,一支支崭新的。
那位副团长也分了些好处,又惧怕团长有靠山,自然不敢漏半点风声出去。但是,不久便有风透到了旅长耳朵里。旅长也知道那位团长在上面颇有势力,恐怕没有实据,也搞他不动,便不动声色,暗中派人去查访。这件事既然有风透到了旅长那里,要查访也不是件难事。那位团长得到这个消息,心里开始惶惶不安了。于是,他暗中派了一个人,潜进苗山,给麻老大送了个信。他要求麻老大派几名杀手,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派来查访的人。
同那名团长进行黑幕交易的主子正是麻老大。他的想法和那团长绝不相同,他知道那名旅长与以往的兵总不同,不愿杀他的人惹翻了他。但是,麻老大又极不希望那名团长被旅长查出来。如果换一批人扎到石城来,也许他在苗山就呆不安宁了。这名团长倒是很有可爱之处,既不出兵打苗山又贪财好利。让他长期扎在石城,麻老大乐得太平无事还换了大批枪槭弹药。因此,当团长有危险时,不救他一次,于自已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麻老大比起那团长来不知要高明了多少倍。他见到团长的信。当着送信人的面就骂开了。
“蠢!杀了查访的人,有个屁用?上头不晓得再派么?那时候又杀。中医有句话,治表不治本,越治病越狠。晓得么,还当团长,这蠢才!”
他略动脑子便想了个“治本”的妙法。那名来查访团长的人到石城后,当晚屋子里使出现了一名艳嫩的侍女。天快亮的时候,团长带着马弁破门而入,从床上抓住了一双男女。团长也不太为难来查访的人,一心只同他“私了”。若是答应,还有一封烟土,五百光详,要是不答应,那封烟土,那堆光洋,还有那女子,一齐用马车载了去见旅长。再押去一名“土匪”喽罗,让他招供说是给查访的人放哨的。一口咬定他勾通土匪来诬害堂堂正正的团长。
当然,那事必定只有“私了”一条路。查访者回去报告旅长说,那名团长在石城精诚竭力,终日追剿土匪。毫无二心。土匪们惧怕他,因此才无中生有透出一些风来,目的是想用反间计除掉他。想借旅长的刀斩断自已的左右膀。好险!幸亏查明了真相。
旅长将信将疑,却又不得不相信自已派下去查访的人。乌龙山范围很大,他精力上也顾不过来。心想,石城的事先搁着,等把别处的土匪剿得差不多了再把队伍开到石城,亲自去处理那一带的事。便对那团长不再追查了。
对于土匪来说,这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他们看准了这个大漏口,一方面在其他地方不停地骚扰,拖住旅长的兵力,另一方面,又纷纷同麻老大接上头,把主要力量和财产往石城一带的苗山转移过来。他们知道这一带非常保险。偶尔,各路杆子头还凑些份子,通过麻老大暗中递给石城那位团长。
团长坐收红利,瞒上哄下,暗地里也给土匪们一些好处。这样,他们两下相安。尽管那位旅长忙得马不停蹄,石城这一带却是按兵养息,风平浪静。大家都在心安理得地等待着。土匪们等待着枪兵收兵回朝,团长也等待着把那些横财运回去。
一个多月之后,上面果然发给那旅长一道命令,说是进剿了不少日子,收效不是太大,却也可以收兵了。对乌龙山的轩子,宜采取“剿抚并举”的办法。现在土匪们缩进山里,不敢乱动,就要撤兵,派官员进行“安抚”。乌龙山天高皇帝远,最终还要“以民治民”,“感其归顺”。那位旅长苦于打又打不着,走又不甘心,上司来了命令,他又拽不到理由在山里不走。最后只好望空长叹,着手部署起退兵的事来。
眼看要熬到头了,石城却意想不到地出了一件惊天地、动鬼神的大事情。这件事完全使得旅长改变了决定,给土匪们带来了一场很大的灾难。
那一天,三伏的骄阳烤得石城象座火炉子。俗话说,天冷冷穷人,天热热富人。有钱人平素吃得脑满肠肥,心宽体胖,一到伏天就热得冒油汗,无处可以躲过酷暑。
驻扎在石城的那名团长就是一个滚滚圆圆的大胖子。据说每次行军,他的马夫要替他准备两匹高头大马。一匹马是很难得将他驮到目的地的。
接到准备撤兵的命令之后,团长整整忙了两天,将土匪暗中递过来的财宝精心装箱打捆,心中乐孜孜地盘算着回去后怎样脱手。他甚至亲自动手,翻过来挺过去地弄得更稳妥些才放心。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三点多钟,已经是满身臭汗,头晕脑胀了。
他忽然兴致勃勃,唤来一名勤务兵,同他一道出石城走了两里多路,来到石河边上。这里有一处深谭,谭水墨黑,深不测底。那潭水终日却是凉沁沁的,而且水面无浮泡,干干净净十分。
这名团长是个纨袴子弟,从小贪玩,也懂些水性。收拾财宝出了几身大汗,他便起心到石河洗凉水澡。他料想这里离石城不到两里,土匪又巴不得这几天平平安安地等着枪兵撤走,绝不会来自找麻烦,便毫无戒备地来到了石河边上。他的勤务兵水性很好,这样他更放心了。
他让勤务兵持枪在岸上替他守着衣服,然后便腆着的大肚子扑进了清凉的潭水之中。他一会儿仰在水面上挥动手臂漫游着,一会儿又翻过身来扑腾起高高的水花。他感到舒畅无比,惬意极了。
游了两圈之后,他忽然看见岸边站着一个小男孩。那小孩子倒不怎么矮,却单瘦得象根豆芽丝。他只穿了一条小裤衩,两胁处的排骨凸突着,跟鸟笼子似的。这小孩一身极白,好象刚刚大病过一场,那虚弱的样子,就象从蛋壳中刚孵化出来的一只肉麻雀。
“喂!小家伙,” 团长在水里喊了声,“你是哪家的野种?有爹没有?啊?”
小男孩似乎听不懂他的活,但对团长那粗沙的嗓音感到很害怕,便不由得抽回细腿,抖抖瑟瑟地后退了一步。
团长看得有趣,便故意吓唬他说:“嘻,你怕什么,我问你,会玩水吗?”
小男孩更害怕了,眼睛惊恐地看着水面,双腿竟连连后退。一不留神,退到了团长脱下的那堆衣服上,立即被绊得跌了一交。他的瘦鳞鳞的胳膊肘磕在团长那条左轮手枪上,立即破了块皮,并且很快渗出了殷红的鲜血,小男孩痛得要哭了,一眼看见耶支左转手枪,仿佛见了老虎一样,吓得一弹而起,回头便跑得远远的,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好象那条枪会自动放响打中他一般。
勤务兵当时忍不住大笑起来。团长在水中更是高兴得忘了形。
“别跑!小家伙,那东西不会追你。哈,怕什么?怕老子的枪咬下你的卵子来!”
小男孩张惶失措地回头看了看这边,大概感到这里不能久呆了,便回过身想离开这里。他走得很快。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好象真有什么东西会追上来咬他一口。
团长在水里看得哈哈大笑。他痛快极了,忽然起了耍一耍这嫩伢子的念头。
“勤务兵,追,给老子抓住那小子!”
勤务兵也感到很有趣,听得团长吩咐,便放开步子追上去,抓住了那个瘦小的男孩。
“抱过来!到这边来!哈,真他妈有味道。”团长向岸边游了几步,“扔下来,扔到水里。让他凉快凉快。”
小男孩吓得叫了起来,在勤务兵手中挣扎个不停。他那么弱小,在勤务兵手里,只象条被河鹰叼在空中的鱼苗苗。
“别害怕,小家伙。”团长从勤务兵手里接过小男孩,向潭水深处走了过去,“我教你游水,淹不死你的。哈,你这一根骨头筋,不活动活动,身上长不出肉来。下去吧!”
他毫不费力便将那小男孩扔出去一丈多远,落进了潭水深处。
小男孩惊恐地呼喊起来,然而他的呼喊刚出了一半声音,立即便被潭水呛了进去。他太瘦了,身上除了骨头上就只一层皮。跌到水里,秤砣一样直直地沉向水底。大概是出于求生的本能,隔了一会儿,他又挣扎着冒出了半个脑袋,却没等一口气换过来又急剧沉了下去。一只鸡爪子般粗细的小手在水面上乩抓了一下,似乎想抓住点救生的东西,又什么也抓不着,转眼之间那只小手也没进了水中。水面上留下一缕缕旋翻起来的波痕,小男孩再也没有浮起来。
“哈!太不经折腾了。”团长做出不慌不忙的样子,朝深处趟了过去。“别慌,小家伙,看我来救你。”
他游到那小孩沉没的地方,鼓鼓腮吸足了一门气,将身体一收缩便潜入了潭水之中。
勤务兵站在岸上,开心地期待着团长将那小男孩托出水面。他猜想,团长的玩性正浓,托出来之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把小男孩扔入水中。他不会让小男孩淹死的,只是寻寻开心而已。他知道团长这两天眉开眼笑,心情格外舒畅。
时间过了好长一阵,勤务兵忽然觉得不大对头。团长潜入潭中竟再也没有冒出头来。他知道胖人的气魄短,不会这么久地没在水中连气也不出来换一口。他怔怔地望着水面,忽然看见离水面还有两尺的地方有条白生生的身躯。那手和脚完全摊开着,一点知觉也没有的样子。而且,再仔细看时,那身躯又急剧沉下水底看不见了。
勤务兵十分吃惊。他再也不敢耽搁,手忙脚乱卸下武装皮带,解开钮扣甩掉上衣便朝潭水中奔了过去。水花溅得老高。他估计团长大概被水呛住了,或者是腿肚子抽筋,发生了意外。
当他游到团长沉没的那个地方时,突然觉得脚上被什么东西箍住了。他最初以为是水草什么的,还很理智地顺着往前抽了抽脚。一般情况下,这样抽脚是能成功的,但是这次很怪。脚上箍着的东西好象是有生命、有眼睛的,不仅抽不出来,反而箍得越发紧了。而且带着他的整个身体沉沉地往潭底坠去。
勤务兵挣扎了几下,知道不妙,便连忙在没入水中之前深吸了一口气。他仗着水性好,想潜进水下之后与脚下的东西较量一番。他心里明白是有人在拽他的脚,却并不害怕。猛然间,勤务兵感到有件坚硬的东西死命地撞中了他的下身。那玩艺儿是撞不得的,却挨了致命的一撞,顿时他便全身颤抖了一下,嘴里的气全然放了出来,升起了一连串水泡。
他的神智还清醒着。透过清彻的潭水,他看见正是那个小男孩在拖拽自已的双脚。小男孩不失时机地一头撞中了他的下身,使他在剧痛中泄了气。他在岸上时那嫩弱得让人心疼的样子全没有了,邀游在潭水里。象一条矫健敏捷的小白龙。
勤务兵还看见小男孩撞了他之后,乘他软手绵脚动弹不得的当子,迅速潜入水底,摸起来一块人头大小的、还生着苔鲜丝的卵石块。勤务兵只来得刚看清了那件东西,使被小男孩箭一般游到身边,抡起那块大卵石击中了太阳穴。立即,一股鲜红的血水泛浮在潭水表面,很快又顺着旋涡流得不知去向了。
小男孩最后离开那眼深潭的时候,他的身上一左一右挂了两条手枪。团长那条左轮手枪的皮带上插满了黄灿灿的子弹,勤务兵留下的那条武装带更加殷实,齐崭崭一排十二个梭子皮盘,一百多发子弹压在那男孩的身上,他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走路时步履蹒跚,远不比在水中那么灵劲轻松。
潭水最后激起了几圈波纹,那是小男孩把团长他们遗留在岸上的衣服卷起来,裹了一块岩石扔进了深潭。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被人们称做钻山豹的麻老二。麻老大带着苗兵撤到苗山去了以后。他就住在私塾先生家里继续留在石城念书。他偶尔发现石河边上有枪兵在游水,一时动了念头竟有智有谋地弄死了两个人,得了两条非常好的手枪。他很有心计,上岸之后,把手枪和子弹用油布包好,严严实实地匿藏在私塾先生吊楼下的猪圈里。好几年竟然没一个人发现是他干的这件事情。
枪兵的旅长接接石城团长失踪的报告,立即打马赶到了石城。天黑之前,团长和勤务兵的尸首先后浮出了水面。旅长已查获了团长打好包箱的赃物。他望着团长的得象座小山包的尸体,狠狠地啐了一口,骂了声“死得太便宜了”,便连续调集队伍开到石城集中起来。然后,飞笔向上司写了一份“匪患未尽,近日气焰猖獗,暗杀军方要员,民不聊生”等等内容的呈文,火速送往山外,第二天天还没亮透时,他的全部人马压进了苗山。
土匪杆头们正睡眼惺松,只等天亮后返回石城,却不知这个突然变故。那一次,旅长战功赫赫,把土匪打得元气大丧。麻老大为人谨慎,吃的亏小一点,连他也损失了一百多苗兵。其他土匪的损失便可想而知了。一、两年之后,土匪的元气还不能养复过来。而那名旅长后来带着战功晋升到了师长的位置上,成了土匪们后来谈虎色变的一颗“剋星”。
麻老大后来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场变故缘于何处。“臭龟儿的,天快亮了一泡尿怎么撒在床上了?”
当他得知是一位不知姓名的小孩引来的横祸时,他恨得直咬牙。他回到石城之后,曾经起了个念头,要把全城的小男召集起来,严刑查究到底是哪个孽种做的这件事。
“查出来之后,麻大爷要把他抛油锅咀炸!连骨头也炸酥了,蘸着他爹娘的血,给各路兄弟下酒吃!”
他那位弱不禁风的弟弟麻老二当时正打着摆子。麻老大回城后便急忙请郎中给弟弟抓脉捡药,他很心疼自已的弟弟,看着麻老二那灰一样死白的脸,便顾不上处治城里的小孩了。麻老二便在“病”中替全城的小男孩“求情”,麻老大应允了。他倒有点男子气,应允了的事果然不再追查。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病”在竹床上的小弟弟正是几乎给他招来杀身之祸的那个小男孩。麻老二人不大,却深深了解哥哥对他的爱护,于是成功地装了一场病。这对他来说非常容易,他小时候总是给人一副病恹恹的样子。麻老大一见他这病态心里就作疼。他有一个儿子叫麻阳多,与弟弟麻老二差不多年纪,却从小下腰瘫痪,一天到晚吃喝要人喂,行动靠人背。麻老大虽然很残暴,对自已的瘫儿子和病弟弟却看得极重。大概他知道瘫儿子这一生不能出息了,使把希望寄托在弟弟麻老二的身上。他盼望麻老二多读点书,学点本事。却没料到弟弟已经暗暗长成了一身熊心虎胆,干得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了。
以后两三年时间里,钻山豹只是跟着先生读书,一丝儿越轨的事也没有做。把那“幼学琼林”、“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热。才子书也读得极多,一本《三国演义》能从头讲到尾,“东周列国”也能深解其味。私塾先生大感惊讶,几次对麻老大说,应该送麻老二到大口岸去高就。说他是“奇才”。
教麻老二的私塾先生喜欢到石城街旁的南货铺前站着喝几盅柜台酒。年岁虽已五十大几了,却生性好色。有一次多喝了两口酒,把柜台内老板娘的脸捏了一把。那酒铺的老板也是个在册的苗兵,有几套拳脚功夫。当时就将私塾先生打了个半死。他知道麻老大平素颇有些管教,看不得不规矩的事,打了私塾先生,麻老大是不好怪罪下来的。于是拳脚交加,打个不停。
麻老二那天正好上街闲溜,一见先生挨了打,便凑上前去,护住了先生。
“小畜生!讨死么?”酒店老板打红了眼,便朝麻老二喝道:“滚远些!”
“我替先生受打,要得么?”麻老二回过头来,望着酒店老板,十分认真地说。
酒店老板娘认识麻老二,生怕惹出祸来,便劝阻丈夫不要再打。谁知麻老二不依,反要酒店老板赔几吊钱给先生捡药。酒店老板气愤地骂了几句,麻老二竟上前扭住了他。
“先生只是摸了你婆娘一把,你却打了他这多拳,哪一样狠些?不都是皮肉么,要是不赔捡药钱,我也要还你一样的疼痛。讲,我打哪个?打你婆娘还是打你?”
老板知道了他是麻老大的亲弟弟。见他的话讲得这样毫无道理,又不敢太招惹他。只好忍气吞声地说:“你这么讲,黑了天日哩。看你小,让你打吧。来,老子伸开手。让你朝胸口打三拳。只是打断了你的骨头时莫要见怪我就是了。来!”
“好,这话英雄。站稳!”
麻老二话到人到,直通通一个前冲拳擂过去,酒店老板立时就倒了,象是倒了一架屋子。拳头擂在他胸膛上时的那声响,震得周围的人心中一紧,人们清清楚楚地听见还夹着骨头的断裂声。后来麻老大开恩赏了酒店老板一点钱请郎中看伤,伤好之后,他也成了个废人。
麻老大是从小练过国术的,知道弟弟这一拳的狠劲绝不是三五天的功夫。他很惊奇,却没有露声色,只在暗中观察着麻老二的举动。他渐渐地明白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弟弟的翅膀很自然地强硬起来了,只是平时那么不现形。可见他是个很有深浅的角色,将来恐怕不是个等闲人物。
不久,外面窜来了一伙流匪。他们只有五、六个人,但心狠手辣,什么炸嘴食也敢吃。他们仗着能打能跑,手里又有几条好枪,根本不把麻老大放在眼里。有一天傍晚,这伙流匪竟然摸到石城底下,牵走了两头黄牛。
麻老大对于维护石城的利益是毫不迟疑的。他得到喽罗们的报告后,立即派了一彪苗兵击追赶流匪。苗兵们还没有出城,城门外面便熙熙攘攘围满了观看的老乡。麻老大朝城门处一看,顿时笑逐颤开。原来那边有四名流匪抬着两具同伙的尸体垂头丧气地走进了城。他们身后慢悠悠地走着那两头被抢走的黄牛,黄牛的背上驮着六条没了枪机的步枪。走在最后的就是麻老二。他双手持枪,一反平日的病态,浑身焕发出一种勃勃英气。麻老大知道是他独身追回了黄牛,而且击毙了两名流匪,剩下的四个流匪也俯首就擒。他知道要干这一切,也许那一队苗兵也难以这样圆满的,而麻老二竟做到了,看上去还毫不费力气。麻老大并不感到难以想象,他相信弟弟有这身本领。在那一瞬间,他发观麻老二已经出落成了凛凛一条好汉。
转眼工夫,麻老大突然看见了麻老二手上那一对短枪,这倒令他大惊不已。左手那条盒子枪倒不足为怪。只是右手提着的那柄左轮“六子连”很是少见的。麻老大心中疑惑万分,不由得把麻老二叫到了身边。
“幺佬!你干的好事!”他喝了一声。
“我么?”麻老二知道他是怪自已未经禀报就去追土匪了,怕他出事,便回答说:“我以后再不……”
“不讲以后,讲以前哩!”
“以前?”麻老二似乎把以前忘了,竟惶然望着兄长,“以前怎么的?”
“你个孽种,三年前,那个枪兵团长,是你抠死在潭里的么?讲!”
麻老二毫不在意地反问道:“这也稀奇?是我抠的,怎么的?大哥?”
“你……你还问怎么的?”麻老大想到那次给石城带来的损失,小禁火冒三丈,“你这孽种,怎么这多年也不讲?”
“这多年,你又没问过我,一段小事,我早不记得了,有什么好讲的?”麻老二口齿清楚地分辩说:“今天不是你问起,我还不晓得要讲哩。”
麻老大没有怀疑过麻老二,当然是没有问过他的。事隔三年,想一想也就懒得再计较了。
从那以后,麻老大正式把麻老二带在自已的身边,兄弟二人紧紧地摽在一起,成了乌龙山各路杆子中很有实力的人物。田大榜虽是他们的娘家老舅,也不得不惧怕三分。其他土匪更不敢小看麻家兄弟。
麻老二表面上没有麻老大那么粗鲁,内心比哥哥要狠毒很多。麻老大没太多心眼,处事直露一些;麻老二却咬人不露齿,心术十分狡诈。兄弟俩配合行动,几乎全是麻老二的谋划安排。麻老大渐渐对兄弟言听计从,差不多石城的家要由麻老二当了去……
听秀姑绘声绘色谈完这些情况之后,刘玉堂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说话,他转过头去,遥望着石城的方向,牙帮子紧紧地咬住了。
“麻家兄弟……”他仿佛在自言自语地问,“难道没有利害冲突吗?”
何山听见刘玉堂的问话,不禁朝秀姑看了一眼。田秀姑知道土匪这么多内部情况,倒使何山不得不对秀姑另眼相看了。刘玉堂问的那句话,也正是何山在心中想到了的问题。他望着秀姑,不知她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希望秀姑能回答,这对于进军石城将取什么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秀姑很稳成地想了想,才肯定地回答说:“有,麻家兄弟表面上步子合拍,照我想,他们心里头也各有各的谱哩。”
“是吗?”何山心头一喜,“你再说说这方面的情况。”
刘玉堂也回过头来,十分重视秀姑谈到的这一点。
“…我讲不出事情来。”秀姑琢磨了一阵,摇摇头说,“我只晓得麻老大心里除了石城,并不贪别的地盘。麻老二心大哩,一个石城哪填得满他那五寸心窝?”她说到这里便想起了一些事情,“是哩,钻山豹凡要带苗兵到外头来活动,麻老大总是不给人。听讲,钻山豹很恼火他哥哥,背后总讲麻老大年纪大了,没出息了。还有,近年来他在石城外头拉了些人马,人数不多,一个个很厉害。田大榜还写信给麻老大,要他防备点麻老二。讲麻老二在外头攒了私房,日后要挤他哥哥的地盘子哩。”
刘玉堂非常注重这个情况,立即追问道:“麻老大相信田大榜的这些话吗?”
田秀姑肯定地点了点头:“怎么不信,田大榜这老鬼心里清楚得很,晓得麻老大最看重石城那块地盘,最怕别人在石城有势力。莫看他平时心痛麻老二,他对这个弟弟也是越来越防备哩。麻老二比别的杆子头毒辣得多,麻老大会不防他么?”
“很好!”刘玉堂兴奋起来,“钻山豹已经有自已的势力了。这一次袭击小分队,就是他的人干的。他训练的人马倒确实有点不同一般,看来他有本钱同他哥哥讨价还价了。”
“昨天他又搞走了四十条枪,腰杆子更硬了。”何山插嘴说,“哼,可惜他空喜一场。那批枪的抢机还在我们手里,没有枪机,不过只是四十条烧火棍,有什么用?”
刘玉堂心里忽然萌发出一个主意来。他思索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是啊,钻山豹抢了四十条没有枪机的烧火棍,确实没什么用。可我们带着四十只枪机,这玩艺儿也没有用。”他抬起头来望着何山,目光炯炯地问道:“我们难道不能让这批枪机发挥点意想不到的作用吗?”
何山的脑子非常灵活,立即猜到了刘玉堂的想法。
“队长,你的意思是不是干脆把这批枪机抛出去?抛到麻老大的手上,让他们兄弟俩互相扯皮打架去?”
刘玉堂还没答话,田秀姑抢先打断何山说:“不。要抛,还不如抛给田大榜哩。那些枪本来就是田大榜的,老家伙看枪看得比性命还要紧,到了石城,让他们老舅外甥裹在一堆去争抢,那才热闹哩。”
“好极了。”刘玉堂站了起来,“你们两人把我的想法说得很明确,看来我的想法是行得通的。就这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