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改良绞股蓝

林英黛把砂锅端下灶台时,周明瑜正对着镜子系领带。

"民政局九点才开门。"她舀了碗五红汤推过去,"先喝这个,方正的消息..."

"我知道。"他接过碗,喉结动了动,"麻醉记录。"

昨夜手机屏幕的冷光还在眼前晃。

周素兰,他母亲的名字,三年前倒在急诊室门口的名字。

方正说找到了手术当日的麻醉记录——当年主刀医生说母亲对麻醉剂过敏才导致抢救延误,可母亲生平最怕疼,连补牙都要打三次麻药。

"先去医院。"英黛擦了擦他嘴角的红豆,"领完证再查,我怕你今天手抖得按不好红手印。"

周明瑜握住她沾着糖渍的手:"听你的。"

市立医院实验室的门虚掩着。

方正听见动静抬头,白大褂口袋插着三支笔,其中一支还在滴蓝墨水。

"早。"他推了推眼镜,桌上摊开的笔记本记满潦草的化学式,"本来想等你们领完证再说,可这样本..."他掀开玻璃罩,几株带露的草药躺在冰格里,叶片泛着不寻常的青金色。

"这是改良版的绞股蓝。"方正抽出张数据表,"上周拿社区高血压老人做实验,连续喝两周,血管弹性提升15%。"他指了指另一叠照片,"还有这个,我改良的黄芪配方,能加速术后恢复——"

"能帮海棠巷的老人?"英黛凑近看数据,指尖停在"免疫力提升"那栏。

"所以才找你们。"方正合上笔记本,"我需要个落地的点。

免费咨询、草药包分发、健康监测...你们有寿命眼,明瑜有临床经验,我提供配方。"

周明瑜敲了敲桌面:"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

苏巧的电话是在去停车场的路上打来的。"什么?

健康咨询站?"她的声音炸得手机嗡嗡响,"我宠物店二楼空着!

放两张桌子,再挂个'尾巴摇摇健康小站'的牌子,绝对显眼!"

陈阿婆的应承更干脆。

英黛刚把消息发到巷口茶摊群,就见她举着大蒲扇从藤椅上站起来:"我去敲老王家的门!

张婶总说腿疼,李伯夜里总咳嗽,正好让小周看看。"

赵警官的警车停在半亩花田门口时,英黛正往玻璃橱窗贴宣传海报。"沈万钧的余党还没清干净。"他拍了拍腰间的对讲机,"这几天我让小刘在巷口蹲点,有动静立刻报。"

筹备用了三天。

苏巧把宠物店二楼的猫爬架挪到后院,搬来两张掉漆的木桌;陈阿婆翻出外婆留下的青花瓷罐,装了满满一罐陈皮;方正开着实验室的小货车,拉来三大箱密封袋,上面手写着"降压茶""润肺方""助眠包"。

开业那天早上,海棠巷的青石板还沾着露水,咨询站门口己经排起了队。

"英黛丫头,我这胳膊肘总疼。"张婶撸起袖子,英黛扫一眼她头顶的数字:剩余寿命1825天,健康损耗值37%——比上周查时降了5%。

"您最近是不是没吃夜宵?"她笑着递过一包艾草,"睡前泡手,再把这包喝的拿给周医生。"

周明瑜坐在桌前量血压,白大褂袖口挽到小臂。"李伯,您这血压降了。"他在病历本上画了个向上的箭头,"继续按之前的食谱吃,下个月我带您去拍胸片。"

方正蹲在角落调试电子秤,抬头时镜片上沾了层雾气:"王奶奶,这是您的补气血方,记得用砂锅熬,别用铁锅。"

英黛转身去拿草药包时,手机在口袋里震了震。

她躲到楼梯拐角点开短信。

屏幕泛着冷光,只有一行字:"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后颈的汗毛竖起来。

沈万钧进了局子,但他那些见不得光的生意...英黛捏紧手机,指节发白。

上回在别墅地下室,她看见过沈万钧的账本,除了花田后巷的槐树,还有三处在郊区的老宅。

"英黛!"苏巧的脑袋从楼梯口探出来,"陈阿婆说张叔的哮喘药不够了!"

她深吸一口气,把手机塞进裤兜最深处。转身时扬起笑:"来了!"

周明瑜抬头时,正看见她抱着药包跑过来,发尾沾着点木屑。

他伸手帮她理了理碎发,触到她发烫的耳尖——这丫头,又藏事。

但今天咨询站的人太多了。

李伯的胸片报告要跟进,王奶奶的草药剂量要调整,张婶的艾灸盒还没送来。

等晚上关了门,他有的是时间问。

英黛低头整理药包,余光瞥见周明瑜的头顶。

寿命数字不知何时跳到了123天,每一笔都亮得晃眼。

她摸了摸自己的眼睛,光晕比昨天更淡,却像晒过太阳的棉被,暖得人心安。

匿名短信还在裤兜里硌着。

她压了压,把所有情绪都收进胸腔。

等忙完这阵...等确认所有人都安全了,再告诉明瑜也不迟。

楼梯下传来陈阿婆的吆喝:"都排好队!

英黛丫头和小周医生中午都没吃饭呢!"

阳光从宠物店的玻璃窗斜斜照进来,落在"健康小站"的木牌上。

英黛低头翻找药包,指尖触到袋底的黄芪,带着晒干的青草香。

日子总得往前过。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