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化解危机

十月廿五,尚食局的卯时格外寂静。陈延之盯着案板上的胡麻饼,饼心的琉璃珠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 那是昨夜金吾卫搜查时,他故意留在面团里的「证据」。禄儿捧着新熬的醒酒汤,袖口的胭脂粉换成了面粉。

"陈师傅,程将军在朱雀门候着呢。"

两仪殿的早朝比往日肃穆。陈延之捧着系统自动生成的食材流水账,指尖划过西域乳香的入库记录。

"陛下,九月廿七入库的乳香共二十三罐,与尚食局旧账相差五罐。"

他忽然指向刘典膳。

"这五罐的封存印记,与聚贤楼供给粮商协会的货品一致。"

李世民的玉扳指重重敲在案头。

"刘典膳,你袖口的铜牌,倒是比尚食局的钥匙串更亮。"

刘典膳的山羊胡抖成筛糠,钥匙串 "当啷" 落地。

"陛下明鉴!是粮商协会逼臣... 他们说若不栽赃陈师傅,就断了宫里的陇右羊肉..."

陈延之趁机呈上琉璃珠。

"此珠来自李泰王府,昨夜却出现在被诬陷有毒的面团里。"

他转向殿角的五瓣梅花纹宦官。

"敢问公公,贵府近日是否有人患了脾虚之症?臣新制的健脾糕,用了岭南茯苓和西域乳香,正好对症。"

宦官的脸色骤变,袖口的梅花纹在晨光里格外刺眼。

巳时初,陈延之带着程处默闯进冰室,系统的「食材溯源」技能让他精准扒开冰渣 —— 在荔枝筐底,藏着半片淑妃的胭脂纸,边角印着聚贤楼的暗纹。程处默的横刀出鞘三寸。

"奶奶的!敢往老子兄弟的灶台上泼脏水?"

淑妃的贴身女官当场跪下,鬓边的金步摇碰在冰面上。

"是... 是太子殿下的幕僚,说只要嫁祸陈师傅,就给咱们岭南糖霜..."

陈延之却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

"这是臣给淑妃娘娘配的桂花润肤膏,用天山冰和秦岭蜂蜜调制,比胭脂更养肤。"

女官愣住,泪水混着胭脂粉滴在冰面上。

午间面见长孙皇后,陈延之特意带了份「双鹤茯苓羹」,汤面用蟹粉画出太极图案。

"娘娘,茯苓渗湿,乳香健脾,正合《黄帝内经》' 培土生金 ' 之法。" 他压低声音。

"臣查过,粮商协会的账本,与李承乾殿下的私庄有三十处重叠。"

皇后浅尝羹汤,指尖轻点案头的《女则》。

"陈师傅可知,昨日李泰殿下的幕僚,为何独独挑中你的健脾糕?"

她翻开书页,露出夹层的密信。

"他们想借你的手,让陛下以为东宫与尚食局勾结。"

陈延之恍然大悟,原来最危险的不是明枪,而是借他的「圣宠」做局。

酉时,陈延之主动请命为诸王备宴。他给李承乾的幕僚上了道「醒酒酸梅汤」,汤里藏着西域肉豆蔻 —— 这是系统提示的「让人松弛警惕」的香料;给李泰的随从上了「山药核桃酪」,核桃碎摆成五瓣梅花状,暗合其府徽。

"诸位大人"

他捧着分餐食盒穿行席间。

"这胡麻饼的芝麻,是西市百姓一粒一粒筛的;这葡萄酒,是波斯商队用骆驼驮了三个月的。"

他忽然指向食盒边缘的双鹤纹。

"无论哪方滋味,到了尚食局的灶台,都是陛下治下的烟火。"

突厥使臣的翻译突然起身。

"陈师傅,贵国的厨子,竟比我们的谋士还懂合纵连横!"

宴席上的紧张气氛,随着胡麻饼的香气渐渐消散。李泰的幕僚尝了口核桃酪,眉峰舒展。

"这酪的绵密,倒像极了关中的麦浪。"

亥时回尚食局,禄儿举着修复的雕花食盒。

"陈师傅,程将军把聚贤楼的暗线全拔了!"

陈延之摸着案头的桑刀,刀刃上还沾着今日雕花冷盘的金菊粉。

"记住,以后给诸王备膳,食材配伍要按《千金方》的 ' 君臣佐使 ',既合礼制,又留余地。"

系统光屏闪过「危机化解成就:获得‘膳食谋士’称号」,陈延之望着窗外的双鹤灯,忽然想起西市王婶的话。

"面团揉久了,自然知道哪儿该使劲,哪儿该松手。"

此刻的尚食局,刘典膳的钥匙串换了新锁,冰室的荔枝重新码放整齐,而他袖中的玉坠,发烫的频率终于恢复如常。

太极宫的更鼓敲过三声,陈延之在膳食单上添了行小字:「为李承乾殿下备薄荷醒神糕,李泰殿下备茯苓健脾饼」。他知道,这场权力斗争的暗流不会平息,但至少,当诸王的案头摆着合心意的点心,尚食局的灶台,就成了比刀剑更温暖的防线。而藏在玉坠里的系统秘密,终将像胡麻饼的麦香般,让每一次周旋,都带着让人无法拒绝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