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要问,问就是爱李斯

宴会散后,周临正欲离宫,忽被赵高拦住:“赵大人,王上召见。”

偏殿内,嬴政己换下朝服,一袭玄色深衣,正伏案查看舆图。

“臣参见王上。”周临行礼。

嬴政头也不抬:“赵卿,李信伐楚,你以为胜算几何?”

没有丝毫胜算,李信伐楚这一战,在历史上那都是出了名的。

那不是败了那么简单,是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嬴政有此一问,显然也是对李信不放心。

“臣以为,楚地广袤,非速战可下。若仓促出兵,恐中项燕诱敌深入之计。”

嬴政的目光从舆图上抬起,深邃如渊:“赵卿与王翦所见略同。老将军坚持非六十万兵不可,言‘楚地千里,非重兵不能制’。”

周临上前一步,手指轻点舆图上楚国疆域:“王上明鉴。楚国幅员辽阔,城邑分散。若兵力不足,即便攻下几座城池,也难形成合围之势。”

他指向淮水一带:“此处水道纵横,若我军孤军深入,极易被楚军切断后路。届时前有坚城,后无退路,危矣。”

嬴政眉头紧锁,指尖在案几上轻叩:“李信年轻气盛,锐气可嘉……”

“正因如此,更需老成持重之将制衡。”周临恳切道,“王翦老将军用兵谨慎,步步为营。六十万大军虽多,却能稳扎稳打,逐步蚕食楚地。看似缓慢,实则稳妥。”

见嬴政仍沉吟不决,周临又补充道:“且楚国与齐暗通,若战事迁延,恐生变数。不如以泰山压顶之势,速战速决。”

嬴政沉思良久,突然问道:“粮秣果真可供六十万大军?”

周临胸有成竹:“臣愿立军令状。莫说六十万,便是百万大军,臣也供得起!”

嬴政拍案而起:“善!明日朝会,寡人便命王翦挂帅!”

周临深深一揖,心中大石落地。

这一战若按历史走向,本该是李信惨败,如今若能避免,大秦锐士便可少流多少鲜血!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秦国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周临日夜奔波于各郡县之间,亲自督导粮草调运。

从关中到三川,从河东到南阳,一条条粮道如同血脉般将秦国各地连接起来。

桂芬的咳嗽在这个冬天愈发严重了。

太医令每隔三日便来诊治,药方换了几次,却始终不见根本好转。

周临每每深夜回府,总能看到母亲房中亮着的灯火。

“阿娘,您怎么还不休息?”这夜,周临推开母亲的房门,见桂芬又在灯下缝制冬衣。

桂芬抬头,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笑容:“明亮回来了。阿娘给你做了件新裘,试试合不合身。”

周临接过那件厚实的皮裘,只见针脚细密整齐,内衬还缝了一层柔软的羊毛。他披在身上,顿觉温暖如春。

“阿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周临强忍鼻尖酸楚,“只是您要多保重身体,这些活计交给下人做就是了。”

桂芬摇摇头,轻咳两声:“下人做的哪有阿娘做的暖和?你整日在外面奔波,阿娘放心不下。”

周临扶母亲躺下,亲自为她掖好被角:“儿子现在主管全国粮秣,王上又如此信任,阿娘不必担忧。”

桂芬握住儿子的手,突然问道:“听说扶苏公子也要随军出征?”

周临点头:“王上命公子为监军,随王翦老将军学习用兵之道。”

“那孩子……”桂芬眼中闪过一丝不忍,“战场上刀剑无眼……”

周临轻拍母亲的手背:“阿娘放心,王翦用兵最是稳妥。公子随中军行动,不会有危险。”

桂芬叹息一声,不再多言。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春,六十万秦军誓师东出,剑指楚国。

周临站在咸阳城头,望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远去。黑甲如林,旌旗蔽空,扶苏一身戎装骑马行在中军,背影挺拔如松。

“赵大人。”赵高不知何时出现在身侧,声音阴柔,“王上命奴婢来问,南阳粮仓可己备妥?”

周临收回目光,正色道:“回王上,南阳、陈城、汝阴三处大仓皆己满储,可供大军三月之需。后续粮队三日后启程,由王贲将军护送。”

赵高微微颔首:“大人勤勉。王上还说,伐楚期间,大人可随时入宫,不必通传。”

这是莫大的信任与殊荣。周临郑重行礼:“臣必竭尽全力,不负王命。”

大军开拔后,咸阳宫中的议事越发频繁。

嬴政几乎每日都要召集重臣,研判前线战报,调整后方部署。

这一日,周临正在官署核算粮秣账目,忽有侍从来报:“大人,王上急召!”

章台宫内气氛凝重。嬴政面色阴沉,案几上摊开一份紧急军报。

“赵卿。”嬴政声音冷峻,“王翦军报,楚军焚烧沿途粮仓,我军补给受阻。现有存粮仅够半月之需。”

周临先是一惊,立即道:“臣己命颍川、南阳两地紧急调粮十万石,五日内可抵前线。另有三万民夫押送粮草从武关道出发,走沔水转运。”

嬴政眉头稍展:“卿早有准备?”

“臣预料项燕会用坚壁清野之策,故在沿途要地暗设粮仓,不为楚军所知。”周临展开随身携带的舆图,指出几处隐蔽标记,“这些粮仓藏于山间密林,每处可支大军十日之用。”

李斯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师弟深谋远虑,为兄佩服。”

嬴政仔细查看舆图,突然拍案:“好!有此准备,项燕纵有千般计谋,也难阻我大军锋芒!”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慌张入内:“报——!燕地急报,太子丹余党勾结辽东野人作乱!”

嬴政勃然大怒:“寡人早该将燕人屠尽!”

周临立即进言:“王上息怒。燕地偏远,叛乱规模应当不大。可命驻守邯郸的辛胜将军分兵镇压,不必调动伐楚主力。”

尉缭也附和道:“赵大人所言极是。当务之急仍是伐楚,不可因小失大。”

嬴政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准奏。传诏辛胜,务必速平叛乱,不留后患!”

离开章台宫时,李斯与周临并肩而行。

“师弟近来颇得王上倚重啊。”李斯似笑非笑,“连为兄这个丞相,都要甘拜下风了。”

周临谦逊道:“师兄言重了。师弟不过尽本分,哪及师兄运筹帷幄,总领朝政。”

……

时光荏苒,转眼己是两年过去。

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西年秋,王翦大军终于攻破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项燕在乱军中自刎而死,楚国灭亡。

捷报传回咸阳时,正值桂芬六十大寿前夕。

周临在府中设了简单家宴,正准备为母亲贺寿,宫中使者突然到访。

“赵大人,王上命您即刻入宫!”

桂芬放下手中的寿桃,轻声道:“去吧,国事要紧。”

周临匆匆赶至章台宫,只见殿内灯火通明,嬴政正与众臣商议善后事宜。

“赵卿来得正好。”嬴政示意周临近前,“楚地新定,寡人欲设郡县,卿以为如何?”

周临略一思索:“臣以为,楚地广袤,风俗迥异。宜分而治之,可设九江、会稽、长沙三郡。”

李斯突然出列:“王上,臣以为当彻底废除楚国旧制,全面推行秦法。那些楚贵族……”

“丞相此言差矣。”韩非打断道,“楚人重氏族,若强行拆散,必生叛乱。不如暂缓,待根基稳固后再徐徐图之。”

嬴政的目光在两位重臣之间游移,最终落在周临身上:“赵卿以为?”

周临拱手:“臣赞同丞相策略。”

韩非闻言,满脸震惊!李斯则笑成了一朵菊花。